據悉,2月19日,日本消費者事務管理局要求45家公司改善42類產品和服務的標簽。
?
受疫情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認識到傳染性疾病仍然是人類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因此人們開始重視自身健康,保健食品、負離子發生器和消毒噴霧劑受到人們歡迎。
?
但是運營商卻利用人們急迫的心理,對產品進行虛假宣傳,在相關的產品中加入可以預防病毒的標簽,虛假宣傳產品的效果。
?
據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性還未完全被發現,在各國試驗的實施還很困難,但自1月3日日本發布緊急狀態以來,國內很多網絡廣告都聲稱自家產品具有預防新冠狀病毒的作用。
?
這些產品標榜具有預防病毒的效果,這在現階段被認為是缺乏客觀性和合理性的,誤導普通消費者正確選擇產品。
?
據悉,這類事情可能嚴重違反《標簽法》(良好的誤識別標簽)和《健康促進法》(食品的虛假/夸大標簽)的相關規定。
?
對此,日本消費者事務管理局要求相關企業必須及時整改,表示將繼續監視貼錯標簽的產品,稱已經通過社交平臺提醒了廣大消費者,如果再次發現,會依法采取適當措施。
?
到目前為止,消費者事務管理局已要求45家在互聯網廣告中銷售或提供防病毒產品的企業改善42類產品和服務的標簽。
?
這不僅會防止消費者誤選產品,并且會防止消費者采取錯誤的措施來防止新冠狀病毒的感染。
?
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人們越來越關注病毒問題,最近疫苗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但是疫苗從開始研制一直到投入使用,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在疫苗還未普及的情況下,大家要嚴格遵守防疫要求,做好正確的防疫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