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4 月,SHEIN 估值還高達 1000 億美元,在獨角獸企業中僅次于字節跳動、螞蟻集團。現在呢,一年不到的時間,SHEIN 估值降低至 640 億美元,大幅下滑三分之一。
梳理了下 SHEIN 的融資史,羅列如下:
2013 年,A 輪,集富亞洲投資 500 萬美元;
2015 年,B 輪,景林、IDG 領投 3 億人民幣,估值 15 億元。
2018 年,C 輪,紅杉領投,估值 25 億美元;
2019 年,D 輪,紅杉、Tiger Global 領投 5 億美元,估值 50 億美元;
2020 年 8 月,E 輪,投資人不詳,估值 150 億美元;
2022 年 4 月,F 輪,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 Mubadala、紅杉中國、泛大西洋資本(General Atlantic)領投 15 億美元,估值 1000 億美元。
2023 年 1 月,G 輪啟動,意向融資 15-30 億美元,估值 640 億美元。
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 SHEIN 這樣的估值起伏呢?
首先,SHEIN 的估值在老股買賣上,早就出現了波動。大叔了解到的信息是,2022 年竟然有老股以 400 億美元的價格成交。這說明,SHEIN 的千億估值,在部分老股東看來,存在巨大泡沫。
第二,這兩年的大環境,對企業估值極為不利。經濟層面,疫情及俄烏戰爭的疊加,讓歐美經濟低迷,甚至存在衰退的可能;資本層面,美聯儲加息,市場資金銳減,投資機構募資難,企業融資當然更難;消費層面,通貨膨脹下,整體消費力普遍下滑。反饋到二級市場,就是股市下跌——2022 年美國股市是 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一年,巨頭亞馬遜則直接跌掉了 1 萬億美元。
而一級市場呢,要么融不到錢,要么“降價融資”。最為典型的,是歐洲科技金融巨頭 Klarna,為了融到錢,估值竟然從 456 億美元降價到 67 億美元,縮水 85%。SHEIN 的這次融資,顯然也是一樣的邏輯。大環境不好,必須接受現實,降低預期。
第三,拼多多 TEMU 的殺入,讓 SHEIN 千億美金壓力陡增。從現階段看,SHEIN 的千億美金估值,不是建立在“快時尚品牌”模式上,而是建立在“平臺”模式上。快時尚品牌模式,是 ZARA 及 HM 的模式。這兩家巨頭市值的總和,當前也就 1000 億美金多些。所以,當投資人敢現在就賭 SHEIN 千億美金估值時,一定是賭其能把平臺做成。
在過去的兩年,SHEIN 已在低調試水平臺模式。按照去年“300 億 GMV,240 億營收”估算,平臺業務為 66.7 億美元。
然而,拼多多去年 9 月推出的 TEMU,就是跟 SHEIN 的平臺模式競爭。TEMU 一上來就做平臺,而不是快時尚品牌。這是拼多多的基因所在。同時,拼多多團隊的執行力極強,很快在廣州番禺挖人建團隊,并大舉招商。不管是 APP 下載量,還是實際銷售數據,TEMU 在過去幾個月都是爆炸式增長。雖然整體基數還小,但 TEMU 的勢頭,足以讓 SHEIN 擔憂。
投資人當然也擔憂了。所以,把市值調低到 640 億美元,更加安全。
第四,新冠疫情褪去,海外消費回流線下,對 SHEIN 估值不利。
SHEIN 真正的爆發,是在 2020 年。那個時候,新冠疫情爆發,催生了大量的線上需求。也正是疫情這幾年,SHEIN 業績大爆發,帶動了估值的猛漲——2019 年才 50 億美元估值,猛漲到 2022 年的 1000 億美元。
從去年開始,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少,大家回歸線下消費,線上的紅利也就減弱了。SHEIN 的增速,也在逐年下滑:2020 年增長 211%,2021 年增長 60%,2022 年增長 52%。SHEIN 清楚,這樣的增長,匹配不了投資人的千億美金估值預期。
第五,利潤的壓力,讓 SHEIN 不得不融資。嚴格來說,應該是自身利潤不足以支撐擴張增長的壓力,讓 SHEIN 不得不融資。
SHEIN 本身是盈利的,只是利潤率較低。根據行業估算,SHEIN 凈利率約 6%,低于 ZARA 的 11.7% 和優衣庫的 12.37%。
在如此微利下,SHEIN 還得大舉擴張,到巴西落地供應鏈,到美國和歐洲落地倉儲配送中心,到日本設立永久線下店。面對抄襲侵權指責,SHEIN 要投入資金到營銷,尤其是 SHEIN X 設計師孵化項目。面對 ESG 指責,SHEIN 要投入資金到供應鏈的改造中。所有這些,都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
最新的消息是,SHEIN 要自己做支付了。為什么?因為它要把支付服務商的錢也省下來。可見,SHEIN 為了利潤,是多么的精打細算。
從以上可以看出,SHEIN 估值回調,是外部環境不利的結果,也是自身利潤不足以支撐增長的結果。
實際上,大叔認為,SHEIN 在消費回流線下的 2022 年,能保持 52% 增速,已經相當不易。或許,這也是為什么,在資本寒冬下,投資人依舊能給到 SHEIN 640 億美元的估值。這個估值,按照 2022 年銷售額算,是 2.7 倍 PS。以 6% 凈利潤估算,則是高達 45 倍 PE。
另外,按照 ZARA 母公司 Inditex 的估值,其在疫情之前,基本穩定在 1000 億美金上下。從目前發展看,就算 SHEIN 不賭平臺這條路,超越 ZARA 或者與之達到同樣的規模,也是指日可待的。因此,SHEIN 未來市值,大概率也能達到千億美金。從這個角度看,以 640 億美金進入的這批投資人,終究還是劃算的。
所以,不著急,SHEIN 還會回到千億美金市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