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年以來,輪胎、化工、鋼鐵、化肥等等集體漲價,企業大受沖擊,產品利潤被嚴重擠壓……原材料漲價一發不可收拾。
?
近百家化工企業停產,雪上加霜!
?
上一輪漲價已經讓眾多企業苦不堪言,其中,化工市場供需嚴重失衡。近日,近百家化工龍頭企業集體停產的消息更是對化工市場造成了強大的沖擊,接連而來的或將是新一輪的漲價潮。
這次宣布停產的近百家化工企業涉及PE、雙酚A、PC、PP等化工品。據了解,停產的企業中,一部分企業是部分裝置檢修,也有一部分全停檢修,檢修時間大致在10—50天。同時,還有些企業則直接表示“剩余庫存不多,或將斷供”!
?
聚乙烯PE大廠的檢修時間在7—40天左右;雙酚A停車檢修時間約為45天;丁二烯企業停車長達40天;苯乙烯停車檢修約50天……
?
大廠停車檢修,產量直線下降,原材料的供應更是難上加難,恐慌情緒已經開始發酵……加之部分同行業巨頭已先行漲價,由此看來,新一輪漲價潮的開啟似乎已是板上釘釘。
?
需求不斷增加,新一輪漲價潮或將到來
?
其實,新一輪的漲價潮并非是自然形成,而是大勢所趨。不得不說,通脹預期在大宗商品的漲價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甚至被稱為“21世紀以來最快的大宗商品上漲”。
?
起初,原材料漲價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恐慌。許多工廠都在春節前夕備足了原材料,能夠支撐一段時間,所以,大多數工廠還是在觀望中,想要等降價時再出手。這種情況持續一段時間后,許多上游企業的庫存積壓,不得不降價處理。
?
但就目前來說,化工原材料面臨新一輪漲價潮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究其原因,離不開需求和經濟的增長。
?
首先,目前全球經濟快速恢復,對化工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其次,美國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通過,通脹超預期,很大可能將從金融渠道擴大需求。
?
進入3月份,多數企業已相繼開工,制造業需求將進一步增加,供不應求將成為最大的難題,新一輪的漲價估計也不遠了……
?
即將到來的漲價潮勢必會對市場、企業再次造成巨大影響,一些利潤低的小公司也許會就此被退出行業舞臺,生存下來的必將都是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