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可從最近2年亞馬遜招商經理對賣家的“態度”得以窺見!
?
2021年,玩家想要入駐亞馬遜的熱情異常高漲,3月份左右就開始陸續傳出招商經理名額已滿員的消息,因為每個招商經理手上的入場券是有限的,所以大批未被“寵幸”的中小賣家紛紛委屈抱怨:招商經理太傲嬌,發出去的消息總是有去無回。
?
2022年,招商經理的態度大反轉,開始主動聯系賣家了,一位賣家表示,現在都快到5月份了,居然還有兩三個招商經理給他群發消息,邀請注冊新店鋪,想當年,都是賣家求著招商經理給名額。
?
賣家們對亞馬遜的熱情明顯下降了,村口隆江豬腳飯店吃飯的人們也不再討論亞馬遜了,商場星巴克的氣氛組更不商議跨境電商了。
?
亞馬遜“失寵”了!真的是這樣嗎?業內人士認為,與其說亞馬遜不再是中國賣家的“寵兒”,倒不如說亞馬遜“異常高燒”開始降溫,要逐漸回歸正常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是好事!
?
亞馬遜“降溫”背后
?
亞馬遜從“升溫”到“降溫”,背后重要原因大家很容易猜到,疫情和封號!
?
2019年疫情突發,人們居家生活時間變多導致線上需求大增,跨境電商迎來迅猛發展紅利期,一個又一個造富神話流出,再加上整個跨境生態服務鏈路上的服務商拼命造勢,各方人士集體出動,無論是國內的淘寶、天貓玩家,還是電商圈外的牛人,都把目光聚焦在這個賽道。
?
然而所謂紅利,只是短暫的供需失衡,待到人們適應疫情,這股線上購物浪潮勢必會褪去很多,就在“潮水退卻”過程中,亞馬遜史無前例的封號潮又來了。
?
一時間“風聲鶴唳”,人們對亞馬遜的態度有了180度大轉變,此時,看衰的聲音再此起彼伏。
?
?
從“盛寵”時的吹捧,到“失寵”時的貶低,這2種態度都不能客觀反映真實的亞馬遜。于賣家而言,需要在行業高速發展期不對前路“盲目自信”,在行業低谷期努力為自己“加油打氣”。
?
亞馬遜好做嗎?客觀來說,其實跨境電商現在的市場環境沒那么好,風險也比較高,再加上價格戰橫行,市場惡性競爭激烈,很多跨境賣家是不賺錢的。之所以還有特別多賺錢的聲音流傳,是因為服務商需要收割,然而大量的人和錢涌入跨境行業,只會讓跨境電商的從業環境更糟糕,這時候,對整個行業多潑冷水,這不是悲觀的表現,而是會讓整個行業和初創者更健康良性發展。
?
然而,亞馬遜也沒有某些人口中那么糟糕,這幾年從事這行業的很多人吃盡了紅利,那些不刷單認真研究市場需求和產品并且建立護城河的賣家們,沒空發聲,他們的銷量很好,以后還會繼續如此。
?
哪些人適合進入亞馬遜?
?
亞馬遜仍值得做,但入局也需謹慎。從觀察來看,現在市面上大概有3種人最想進入跨境賽道:工廠、手有余錢在找項目的局外人、有經驗的運營。業內人士“奔跑的法老表示”,相對來說,工廠是最有優勢的,然后是有資金的玩家,最后才是運營。
?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工廠都自帶優勢,有研發能力、成本優勢、或者跟外貿客戶打過交道的工廠會更容易在亞馬遜等平臺生存。
?
對用戶需求的洞察+有優勢的產品構成了電商長期發展的底盤,脫離這個基礎去談品牌和資本是完全靠不住的。有產品研發能力的工廠,意味著他們本身已經自帶優良的“產品”基因,如果在供應商層面有賬期,那么更可以避免亞馬遜重資產的局面,只需要招幾個成熟的運營即可“輕裝上陣”。
?
這也給目前完全依靠選品進貨來玩跨境的賣家一些警示,如果不去思考用戶真正的需求,產品沒有任何競爭優勢,未來也只會越來越難。
?
此外,若工廠原本就是通過貿易商給海外客戶供貨,那么就意味著他們對海外消費者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入局跨境只是把渠道搬到了線上而已,若有些工廠已經在海外設倉了,基礎設施可以復用,更有競爭優勢了。這也是亞馬遜招商這一兩年把重心放到了長三角的原因,因為那邊有大量的外貿型工廠。
?
除了工廠,有資金的玩家入局亞馬遜也會相對有優勢。眾所周知,跨境電商是門燒錢的生意,資金充足意味著有足夠的周轉能力和時間,當意外來臨時,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資金流短缺或斷裂的風險,但是有資金并不意味著他們就能高枕無憂,還需不激進不冒進,自己能親自下場摸索,同時心理承受能力一定要強,或者說需要耐得住寂寞。
?
跨境流程雍長而繁瑣,若老板任何某個環節不懂,錢就悄悄溜走了。
?
?
據悉,2020年,有人砸幾百萬入局亞馬遜,也就做了2年左右時間,現在已經在考慮退場問題了。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個例,另一位賣家表示,他在有同行幫忙的情況下,還是因為管理疏忽,近些年陸續虧掉了8位數,幸虧布局的版塊很多,在其他部分有盈利,才避免了資金鏈斷裂。
?
?
目前,一批有實力的運營也在蠢蠢欲動。客觀來看,運營在跨境鏈條上確實很重要,但是在沒有持續的產品資源和資金支持下,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站在平臺的角度,為了能讓賣家真正依靠產品說話,最終也會讓運營慢慢去經驗化。同時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從業者越多,有經驗的運營人員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從長期來看,運營人員沒有資金等其他優勢,自己出來創業的機會只會越來越渺茫。
?
這也是合伙人制度出現的原因,產品提供者、人民幣玩家、有經驗的運營聚合在一起,理論上來說會大大提升成功率,但這是建立在3者觀念志同道合的的情況下,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并不具備合伙的能力,因為合伙人比成為朋友和戀人還要更難,特別是要同甘共苦去經歷從0到1的過程。
?
無論是工廠、有資金的玩家還是運營,亦或是其他人,都是被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吸引,當所有人都覺得一個行業能夠賺錢的時候,基本上只有真正懂的人才能賺到錢,所以無論是何人、何時入局,若想穩妥走下去,均需用做生意的本質來看跨境電商,而一切生意的起點都是消費者受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