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封號后遺癥爆發,在價格內卷持續沖擊利潤的情況下,一批跨境賣家忙著縮減規模、節省開支進行自救,他們正在裁員、更換面積較小辦公場地、逃離深圳搬到內陸城市……一時之間,“船小好調頭”成了很多跨境賣家的共識。
?
一批跨境賣家正在逃離深圳
?
近日,有棵樹縮減規模事件被擺上臺面,經歷亞馬遜封號危機,有棵樹的員工數量銳減至500多人;辦公場所從24處縮減到4處,讓人不勝唏噓!頭部大賣家尚且如此,中小賣家的生存狀況更加堪憂。
?
去年下半年開始,業內不少被亞馬遜封號的賣家開始裁員瘦身,提高人效。和有棵樹一樣,這些公司開始收縮規模,他們從高檔寫字樓里的大辦公室搬出,尋一處面積相對較小的地點辦公。
?
而沒有受封號波及,或者受影響較小的賣家也不敢盲目擴張,而是維持現狀,或者根據市場行業縮小規模應對未知的危機。
?
一時之間,縮減規模、搬離原辦公地的部分賣家開始逃離深圳,遷往內陸城市發展,且近期業內有此種做法的賣家也越來越多。
?
賣家王天把辦公地點從深圳搬到了老家茂名,在被亞馬遜封號之后,公司業務萎縮,團隊的幾十人大多離職了,后來他干脆搬回老家,重新經營著幾人的小團隊。
?
成人用品賣家田為此前也在深圳辦公,后來公司的200個多亞馬遜賬號被全部封殺,團隊從幾百人縮減至5人。今年4月他搬到了虎門,重新更換品類繼續在亞馬遜上謀求發展。
?
在利潤受到嚴重沖擊之后,亞馬遜賣家阿超深感同行價格競爭的激烈。為了節約成本,保住利潤,他決定從深圳搬到長沙。據他介紹長沙有不錯的電商環境,行業標桿賣家安克創新就在那里,而且長沙也有一些跨境電商方面的運營人才,人員的成本、租金成本等都比深圳要低,自己的經營成本也會相應的降低。
?
和以上賣家情況相似,更多的行業賣家反饋了自己的現狀:
?
“——疫情之后將深圳公司遷到了南昌,這邊的租金成本只要深圳的四分之一,人工成本大概是深圳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而且開支少,雖然收入比深圳少點,但存款反而多了,先活下來;
——從深圳搬到了長沙,感覺還不錯;
——從深圳搬到成都,這里也有一些貨代,發貨也算方便;
——搬到了廣西靠近廣東的小城市,沒在現實中見過同行,但是好處是生活成本低,也能很快發貨到深圳貨代那里。”
?
隨著一批跨境人逃離深圳,一些內陸城市也進駐了更多跨境電商企業。
?
長沙、武漢等城市成賣家熱門選地
?
這些逃離深圳的跨境賣家都喜歡搬去哪里呢?綜合多位業內人士反饋,他們一般有幾個方向:
?
1、搬回自己的老家所在地,和家人團圓繼續小規模經營亞馬遜業務;
2、搬到廣東的某二線城市,這些地方離廣深不遠,地理位置有優勢;
3、搬遷到有一些供應鏈優勢或相對有跨境電商氛圍的內陸城市,長沙、成都、武漢、義烏、西安、合肥、鄭州等地成賣家搬遷的熱門選地。
?
毫無疑問,深圳是當之無愧的跨境電商大本營,分布著數額較大的賣家群體,也有成熟的供應鏈、貨運等資源。但是,隨著市場行情變化,跨境賣家搬遷公司地址,在其他城市進行布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運營成本,也算不錯的選擇。
?
不過在逃離深圳之后,這些跨境賣家亟待解決的問題也不少。王天提到的三大難點問題分別是:人才、供應鏈和物流。由于老家的亞馬遜運營人才短缺,幾乎都要從0進行培養,拿貨和發貨跟深圳肯定也有一定的差距。
?
搬離辦公地點后,田為較為樂觀。據他介紹由于之前在深圳有一定的根基,現在只需要把待發貨放在之前的貨代那里即可。只要運營情況到位,后續跨境電商業務在哪里經營都相差無幾。
?
一位業內人士直言:搬離深圳后賣家們最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運營人才問題。不過這方面有利有弊,弊端是和深圳相比,其他城市的運營人才相對短缺;有利因素是內陸城市的跨境電商運營人才留存率較高,大多數運營不會像深圳運營那么浮躁,進行頻繁跳槽,也不會輕易提加薪,更不會工作兩年就要單干創業。
?
此前,一位中部地區的賣家也提到,其實跨境電商人才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廣深跨境行業人才眾多,但用工企業的需求也大,在鄭州、西安、南京等地有一定的人才,相對應的企業也不多。相對而言,中部賣家公司的人員不輕易跳槽,人員穩定能形成長期的積淀。
?
縱然跨境人遷往內陸城市有千般好,但這些逃離深圳的賣家都有自己的無奈,其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利潤。
?
價格戰內卷仍在持續,賣家利潤被壓縮
?
去年亞馬遜封殺了大批賣家賬號,其中不乏一些頭部賣家。賬號被封、資金被凍結之后,頭部賣家為了回籠資金,進行了大幅度的降價進行清庫存,一場價格站廝殺愈演愈烈,目前賣家之間的價格內卷仍在持續。
?
有家居類賣家介紹,近期競爭對手又降價了,已經從19.99美元降至12.99美元了,卻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如今亞馬遜廣告費用大幅上漲,算下來競爭對手沒有利潤,已經在虧損了。
?
另一位賣家也發現,目前在亞馬遜平臺有不少新品都是直接低價售賣。在低價售賣的基礎上還要繼續報活動,再做20%-50%的折扣,先戰略性虧幾個月。
?
當價格戰持續存在,有不少賣家選擇跟上同行步伐,低價售賣保住產品排名,為后續發展打基礎,當越來越多的賣家開始拼價格,進行戰略虧損、搶占類目坑位之時,這個類目的賣家都被帶入了低價銷售的漩渦之中,賣家們的利潤集體被拉低。
對大多中小賣家來說,當他們的利潤被持續拉低,甚至出現虧損之后,如果想支撐得更久一些,會盡力壓縮成本,節省開支,搬離較貴的辦公地點,搬遷至經營成本更低的內陸城市等待下一輪爆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