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任正非的一句“把寒氣傳下去”刷屏,不容樂觀的經濟形勢躍然紙上。早在今年年初,就有跨境賣家發出預警,強調公司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如今任總觀點一出,便獲得不少賣家的認同,他們提高了警惕,在經營上更加如履薄冰。
?
今年以來跨境電商行業內暴雷事件不斷,上周又有跨境企業因經營困難宣布停業。這種行情下,業績平平的公司不再擴張,現狀良好的也開始節省開支儲備存糧。風越吹越冷,凜冬將至,賣家們必須思考如何才能度過這一段低谷,抵達下一個春天。
?
東莞一跨境公司停業
?
上周,東莞一跨境公司向員工發出了停業通知。
?
其中提到,由于今年國際形勢變幻,公司跨境業務單量不斷萎縮,加之平臺政策調整,對俄羅斯資金不予放款,導致公司經營嚴重困難,目前已經難以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忍痛向員工宣布停業:
?
“自2022年9月1日起,本公司和大家正式解除勞動合同,各位同事可以不用到公司上班,可以重新另找工作,未結算工資會盡力第一時間發放完畢。”
?
事實上,今年以來跨境賣家的危機意識空前,上半年起不少賣家已經在有計劃地暫停擴張、減少非必須人員招聘、縮減辦公規模等經營開支,希望在大浪打來時能保全自身。
?
但行業的動蕩仍未能避免——全易等貨代公司接連暴雷、為跨境電商頭部賣家供貨的千人大廠庫珀驟然停業、深圳大賣無力償還貨款于是通知供應商以物抵款……行業鏈條中的多個環節火花頻現,大賣尚且不能全身而退,平民賣家聞之不禁膽寒。
?
跨境電商出口領域不安情緒漸濃,進口領域的氣氛則更加壓抑。
?
幾天前,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發布了一封公開信,這家跨境巨頭正遭遇現金流危機、員工大量流失、供應商訴訟等多重問題。
?
“走到今天,這次寒冬出奇的冰冷,今年的日子真的太難過了。我們很多值得我們尊重的同行們也都選擇退出了,改賽道的改賽道,關停的關停,爆雷的爆雷,也有幾個同行陸續傳來一些負面……”曾碧波深感危機重重。
?
從外部環境看是疫情沖擊影響。他提到,疫情防控對于整體進口電商沖擊嚴重,尤其在各個國際進口快遞的國際航班運能大幅減少、口岸清關時效大幅拉長、整體時效鏈路時效拉長后,其買手的資金結算回籠受到嚴重影響,用戶等待時間拉長后,訂單取消率也比以前更高,這都導致平臺目前業務持續下滑。
?
洋碼頭的主要客戶都來自上海。當地疫情期間,近三個月的隔離下大量訂單取消,流量流失,平臺節奏被打亂。為確保買手業務不受影響,洋碼頭用自身經營資金確保其訂單資金的及時結算和回款,導致公司現金流進一步惡化,并引發了多個供應商債權訴訟和銀行抽貸。
?
企查查顯示,目前上海洋碼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共面臨37項司法風險,包括因服務合同糾紛案由被起訴15起、因買賣合同糾紛案由被起訴4起、因廣告合同糾紛案由被起訴4起等。
?
?
部分買手到其上海總部“討債”。多番沖擊下,公司員工大量流失,留下的人員要拿著砍半的工資應對倍增的工作量。
?
目前,洋碼頭的平臺交易資金結算已經和公司自身的經營風險等剝離,曾碧波懇請買手恢復直播及商品上架銷售,讓平臺繼續運轉。
?
對于不想繼續經營的買手及供應商等,他表示公司不會對遺留的債務賴賬,其個人也不會隨意跑路,不管公司下一步如何,個人將全力擔當,“哪怕是開直播賣貨我也會想著把這個債還掉的”。
?
洋碼頭的處境已經十分危急。8月份,其上海總部同靜安區市北高新園區的租期將到期,為了壓縮不必要的開支,其團隊將啟動遠程居家辦公常態化。
?
行業巨頭走到這步田地,令人唏噓不已。洋碼頭的前路尚不明確,但能確認的是,凜冬將至。
?
刷屏了!“把活下來作為主要綱領”
?
本周,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一番話在全網刷屏。
?
周一,任正非在華為內網發布了一篇文章《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表示全球經濟面臨衰退,華為應改變經營策略,把“活下來”作為第一要義。文中提到的部分要點如下:
?
1、未來十年應該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消費能力會有很大幅度下降。全世界的經濟在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
2、生存基點要調整到以現金流和真實利潤為中心,不能再僅以銷售收入為目標。
3、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
4、年底利潤和現金流多的業務,獎金就多發一些,不能創造價值的業務就是很低的獎金,甚至沒有,逼這個業務自殺,把寒氣傳遞下去。
?
目前,從科技互聯網到商超零售,國內外多個行業都在釋放類似的信號:亞馬遜、沃爾瑪、PayPal、Twitter等裁員或縮減規模,國內騰訊、京東裁員,寺庫電商倒閉、國美、蘇寧拉響警報,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
“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也高度適配跨境電商行業,一些賣家就此梳理了自身業務。
?
——“我們上半年已經砍掉不賺錢的產品,因為市場消費環境不理想,單價過高的產品也已經停止開發,著重推中端定位,對于利潤尚可的產品,就爭取在供應鏈端進一步優化。”
——“最近開始著重清貨了,動銷慢的能保本清的盡快清,著重于健康的現金流和利潤,銷量和銷售額都是浮云,還是落袋為安。”
——“接下來的幾年,控制好風險,不盲目擴張,重利潤和現金流,少看銷量和銷售額。”
一位業內人感慨,原以為過了今年日子就好些了,誰知道今年可能是接下來幾年里最好過的。銷售規模縮水源于行業增長停滯,而后者早有端倪。
有賣家介紹,去年上半年亞馬遜行業上演搶人大戰,他也從個體戶賣家轉型,陸續招聘了幾個員工。5月份“張三封”事件出現,平臺開始封品牌、封店鋪、封資金,該賣家又陸續裁掉了招聘的三個員工,重回一個人單打獨斗的局面。
“當時就有種預感,后面不好搞。現在看來,這個決策于我自己而言是對的。”他分析,模式的放大和復制需要機會和時間,沒踩對點或者能力資金不到位時,盲目擴大只會被反噬。“希望接下來幾年我能活下去就好,只要在牌桌,就一定有機會。”
對賣家而言,確保利潤和現金流已是重中之重。例如在亞馬遜提高旺季配送費、倉儲費用上漲背景下,賣家也應當適度提價,才不至于讓平臺賺了錢、買家得了商品,商家卻只賺了個吆喝甚至于倒貼。
從當前的情況看,賣家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以亞馬遜平臺為例,在經歷了7月會員日的短暫反彈后,8月賣家整體銷量再次下滑,且訂單反復無常頻繁橫跳,如一天出幾十單的產品,沒有做標題、廣告等調整,次日單量只有個位數,而原因無從得知;在此期間,廣告費用則保持在高位。
另一方面,由于通脹影響,賣家反饋退貨率正持續走高,這對單量造成了二次削減。
在利潤和現金流對跨境賣家越發重要的當下,業內部分賣家發展穩定,凈利潤可觀,諸如安克創新、科沃斯、樂歌等。在一眾賣家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下,他們的表現堪稱優秀。
?
凈利潤和現金為王
?
安克創新堪稱業內的標桿企業,近幾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可觀,現金流更是讓一眾同行羨慕。2021年安克創新營收125.7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4.4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2億元,同比增長14.70%;經營活動現金流為人民幣11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人民幣4.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9.11%。
?
公司現金流將近120億,安克創新也有足夠的底氣提供員工福利和拓展業務。
?
今年,在同行跨境電商公司縮減規模、裁員的浪潮中,其正常進行春季校招和秋季校招活動。
?
近期安克創新發布了秋季招聘,招聘產品類、測試類、結構類、算法類、軟件開發類、大數據開發類、營銷類、財經類、法務類等多個崗位。該公司提到,其提供行業內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和快速成長的通道,三年可晉升為管理層,總收入超150萬!
?
此外,安克創新的招聘中涉及到獎金福利,公司的年度長期貢獻獎,前30%的員工可獲約9個月當期工資,每年可疊加;年終卓越獎個人獎5萬,團隊獎30萬!
?
在今年3月份的春季校招中,安克創新招聘技術研發族、營銷族、產品族等崗位共計200多名。在當時的招聘中,公司在薪酬福利方面提到,每年可疊加經營結果分析獎,2020年發了兩個億!
?
在員工福利方面,安克創新提供還有借款買房等。今年早些時候,安克創新制訂了《員工借款管理辦法》,規范對員工借款福利的申請、審批與執行管理。給員工4000萬元的借款總額度,借款用途主要包括:吸引核心人才、員工購房、員工或家庭近親屬發生重大疾病、事故等方面的醫療費用支出以及經批準的其他資金周轉用途等。
?
這是安克創新完善員工福利制度、吸引核心人才的誠意,也是其公司發展持續向好、現金充足的體現。
?
安克之外,借錢給員工買房的還有樂歌。安克創新發布借款管理辦法大約一月之后,樂歌也發布了為員工購房提供財務資助的公告,公告中提到擬拿出300萬元用作員工購房借款。
?
不僅借錢給員工買房,樂歌還高調花錢建設海外倉,如今樂歌已陸續在歐美、日本等國家設立了海外倉。今年樂歌更是要耗資2.07億元,建造一艘1800TEU的集裝箱船,該集裝箱船舶預計2023年一季度交付使用。
?
高調花錢來自于樂歌對其營收和利潤的信心。2021年,樂歌營業收入約28.7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85億元,公司跨境電商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8.76%,其中獨立站銷售同比增長89.19%。近幾年,樂歌旗下的線性驅動產品滲透率持續上升,人體工學健康家居藍海市場紅利持續釋放,使其業務穩步提升。
?
凈利潤是公司發展的其中一項重要指標,安克和樂歌凈利潤相對優異,另一業內企業科沃斯在凈利潤方面也處于行業領跑地位。
?
科沃斯2021年的營收為130.86億,同比增長80.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從2020年的6.41億直接躍升至20.10億元,同比大增213.51%。今年一季度同樣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營收32.01億元,同比增長43.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4億元,同比增長27.20%。
?
頭頂國內“掃地機器人第一股”光環,科沃斯交出了亮眼答卷。自2018年,科沃斯品牌連續四年上榜凱度 BrandZTM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
?
如科沃斯、樂歌、安克創新一般,業績發展良好的跨境企業也有很多。在市場大環境遇冷的當下,這些企業打了一場漂亮仗。而上文提到的倒閉的東莞公司則是當前市場形勢下更多跨境賣家群體的縮影。
隨著市場行情變化,歐美經濟形勢不斷惡化,消費者支出更加謹慎,連亞馬遜、沃爾瑪、塔吉特、百思買這些巨頭都在紛紛裁員。而歐美是跨境賣家的主要銷售市場,這必然會影響賣家的生意。
?
美國消費者減少購物,巨頭紛紛裁員自保
?
目前美國面臨著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近日發布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受訪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將在數月內陷入衰退,七成受訪者對美聯儲在不引發衰退的前提下把通脹降至目標水平沒有信心。
?
麥肯錫的研究數據顯示,通脹之下消費者對經濟的信心已經跌至新低。隨著通脹加劇,物價持續上漲,消費者行為也發生了變化。有74%的美國消費者表示自己正在減少購物;其中有50%的人認為自己的消費水平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有60%的消費者減少了購買的數量,有44%的消費者決定延遲購買。
?
在經濟逆風的形勢下,亞馬遜、沃爾瑪、塔吉特、百思買、梅西百貨等巨頭受到沖擊。
?
23日,梅西百貨公布了截至7月30日的第二季度業績,其二季度總營收為56億美元,超出分析師平均預期值54.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6.47億美元。同時,梅西百貨下調全年業績預期,稱預計消費者在服裝等非必需商品上的支出將不斷惡化,迫使連鎖公司大舉降價,并將一些商品下架。
?
上周末,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塔吉特也公布第二季度業績,營收260.37億美元,同比增長3.5%;凈利潤為1.83億美元,同比暴跌89.9%。根據公司的說法,利潤暴跌主要是受到商品大幅降價銷售、積極清理庫存的影響。
?
雖然在積極清理庫存,但是塔吉特的庫存仍然很高,二季度末為153.2億美元,高于一季度末的150.8億美元。接下來,這家零售商還會不會繼續清庫存,我們尚不可知。
?
美國最大的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也陷入增長危機。其稱在高通脹的影響下,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受此影響,近期百思買正在全美范圍內裁員,以削減成本并提高利潤。據了解,百思買過去一周裁員數百人。
?
百思買的發言人卡莉·查爾森曾提到:“宏觀經濟環境在不斷變化,客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頻繁使用線上購物。”但是做線上業務的亞馬遜、沃爾瑪和Wayfair等也在裁員。
?
本月中旬,美國最大家居電商平臺Wayfair宣布將裁員870人,占該公司全球員工總數的5%以及公司團隊的10%。Wayfair裁員是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此次裁員預計將節省大約3000萬至4000萬美元。今年第二季度,其凈收入為33億美元,較2021年同期下降14.9%。
?
沃爾瑪也證實準備裁員,以減輕業務壓力的消息。但拒絕透露有多少員工將受到影響,以及哪些部門會經歷裁員,只是提到公司要進行業務重組。不過其第二財季表現還不錯,營收1528.59億美元,同比增長8.4%,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51.49億美元,同比增長20.4%。
?
沃爾瑪的競爭對手亞馬遜也進行了裁員,今年的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亞馬遜減員約1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被裁員工大多在倉庫和配送中心工作。
?
寒冬將至,這些巨頭業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更何況跨境賣家。賣家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唯有修煉內功專注提升核心競爭力,并依據自身情況,拓展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銷售渠道,分散風險,把活下來當成主要綱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