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回落、市場消極,今年以來,虧損、倒閉、破產……已經見怪不怪,有人在危機中轟塌,有人還在危機中咬緊牙關堅挺。
?
怪市場不景氣?可消費者支出還在增加。怪品類不吃香?有人5秒就售出一件,單品銷售可繞75000個足球場,甚至在亞馬遜美國站上,該品類銷量屢占第一。
?
售出單品可繞75000個足球場,美國家居市場熱度未消
?
近日,谷歌根據過去一年的搜索趨勢發布了2022年年度TOP100產品榜單,其中家居品類排名高、占有席位也最多。該數據指出,每年1月廚房家電的搜索量都會飆升,厚實毛毯的搜索熱度在每年12月達到頂峰,蘑菇燈搜索量也會激增。
?
而現在恰好是相關家居品類的一年一度的銷量爆發時間段。就在剛剛結束的黑五網一大促中,家居電商巨頭Wayfair就收獲滿滿。
?
Wayfair戰報顯示,黑五當天,其平臺上每5秒就售出一件床上用品,每13秒就售出一個盥洗臺或水龍頭。不僅如此,購物者在黑五購買的地毯足以覆蓋超過75000個足球場,購買的高腳凳足以在整個拉斯維加斯大道排成4排,購買的圣誕樹加起來相當于洛克菲勒中心的845棵樹。
?
?
Wayfair還強調,回頭客占其網絡周訂單量的73%,有數十萬新消費者首次從Wayfair購買產品。
?
Wayfair首席執行官Niraj Shah表示,價格的上漲促使其訂單價值提高,而網絡周也將推動該公司11月的整體銷售成績。
?
雖然亞馬遜并未公布具體的大促數據,但其也表示,整個網絡周期間的暢銷TOP榜單中,家居品類的銷售成績名列前茅。
?
在亞馬遜上,家居品類一直都表現得非常亮眼,算是該平臺上的銷量頂流。
?
據了解,在2020年第一季度到2022年第一季度期間,亞馬遜上家居品類的GMV增長了84%。
?
直到2022年第二季度,亞馬遜在美國家居市場份額同比增長4.7%,數據也顯示這兩年在Prime Day活動中,亞馬遜上幾乎所有家居用品子類別都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
在今年的Prime Day中,家居用品打敗電子產品,一躍成為亞馬遜銷售額榜單的“大哥”。
?
在英國,即便生活危機持續,但對于注重潮流和衛生的英國人而言,每年他們都要扔掉近7000萬件過時的家居用品,因此每年約有價值22億英鎊的家居用品被送往垃圾填埋場,而棄舊置新又為市場帶來新的需求。
?
雖然從以上數據看,這一品類的市場表現很積極,但事實上,Wayfair也承認其平臺上的賣家流失情況逐月加劇,而不少歐美家居巨頭也進入了破產清算的階段。
?
買家流失加速,家居電商巨頭虧損近$4億
?
根據美國家居電商巨頭Wayfair今年的Q3財報顯示,其凈收入同比下降9%至28億美元。其中美國收入比去年下降了6%,至24億美元,而國際收入下降了24%,至4億美元。
?
僅在第三季度中,Wayfair的運營虧損從去年的7000萬美元膨脹到3.72億美元,而凈虧損從7800萬美元增長到2.83億美元。
?
雖然廣告支出持續增加,達到3.53億美元,可Wayfair活躍客戶仍在暴跌。截至9月30日,Wayfair擁有2260萬活躍客戶,比去年同期下降22.6%,僅在Q3其活躍客戶就縮減了100萬。
?
?
此外,即使是占Wayfair銷售額77%的老客戶,訂單成交量都比去年少了19%。
?
在疫情初期,Wayfair的銷售得到大幅提振。但此后其業績一路下滑,兩年時間里,Wayfair凈收入下降了約26%。
?
GlobalData董事總經理Neil?Saunders曾表示,雖然通脹對大多數零售商都有影響,但Wayfair受當前經濟環境的影響更大,因為Wayfair銷售的大多是消費者容易沖動消費的品類,所以在錢包干癟時,消費者首先會削減這類產品的支出。
?
據了解,今年以來Wayfair的市值已經縮水了83%。過去10年里,Wayfair的總收入翻了14倍,從10億美元飆升至140億美元。然而到2021年,Wayfair的總收入不斷下滑,僅去年總利潤就下降了10億美元。
?
在美國家居市場中,不僅僅是Wayfair遭遇低迷,其他零售商也面臨著銷售困境。
?
根據數據公司YipitData對美國30家家居及家具零售商的追蹤觀察,自今年以來,家居類別的市場GMV有所下降,打破了疫情以來美國家居品類GMV穩定增長、多個家居零售商銷售額屢創新高的局面。
?
與去年相比,當前美國TOP10家居零售商的月度GMV總體下降,而消費者開始減少在家居用品上的支出。
?
上市一年就破產,家居平臺市值縮水近400倍
?
今年以來,受市場寒氣所迫,昔日不少占電商界高位的平臺和企業紛紛捱不過寒冬而先后倒閉破產。
?
11月,由華人創辦的家居電商平臺Made.com宣布破產,此后英國零售商Next宣布以340萬英鎊的價格收購Made.com。
?
?
就在一年前,Made.com宣布上市,彼時其市值飆升至7.75億英鎊。而今年以來,Made.com的股價一路暴跌,差不多十個月的時間里暴跌了93%,市值也縮水至200萬英鎊。
?
據悉,直到今年年6月底,Made.com拖欠供應商和倉庫等的費用至少7500萬英鎊。
?
Made.com的首席執行官Nicola Thompson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們竭盡全力嘗試一切可能的途徑來籌集新的資金去避免破產清算的結局。然而,全球宏觀環境堪憂,企業在當前的迭代中無法生存,我們也無法以足夠快的速度進行調整。”
?
疫情期間家居需求暴漲,然而疫情平穩后,需求放緩,加上通脹與能源危機帶來的財務危機,消費者需求更是進一步下降。
?
普華永道聯合管理人Zelf?Hussain稱Made.com是家居行業逆風下的犧牲品。
?
就家居市場而言,不僅僅是Made.com,包括成立八年在內的歐洲家居電商Eve Sleep等也因持續虧損、無力運營而宣布破產清算。
?
與此同時,其他家居電商企業的業績也急轉直下,德國家居及家具電商Home24的股價在一年內下跌了80%,其也宣布因無力應對銷量下滑,決定出售業務。
?
在美國,以Wayfair為首的家居電商巨頭的業務也并不樂觀。為削減成本,Wayfair解雇了約900名員工;而有“美國版宜家”的BedBath&Beyond僅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虧損就達到3.58億美元,銷售額下降了25%,因此也作出了裁員6000人、關閉門店150家的決定。
?
巨頭流失用戶,新入場者倒閉不斷,當前歐美家居行業也在經歷疫情帶來銷量暴漲后的回落,消費市場有所沉寂。但“危機”意味著“危”中有“機”,家居品類需求仍旺盛,只是消費者對于支出持謹慎態度。若是緊跟潮流、曉察市場需求,在產品上多加用心,賣家們或能在逆境中挖掘出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