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越南稅務機關正在對從事線上銷售業務的賣家征收稅款,過往未按規定申報繳稅的還將補繳并根據情況支付罰款,受此影響,許多賣家不得不支付數億越南盾。

?
報道稱,近期,稅務機關加大了對通過網絡銷售平臺開展業務的個人賣家的審查和稅款征收力度。
很多在 Shopee 和 Lazada 上開店多年的賣家,從來沒有履行過繳稅義務,稅金加上罰款,金額巨大,如果存在“虛擬訂單”(刷單),更是心痛如絞。
有賣家繳納數億稅款
這幾天,Facebook、Shopee、Lazada 等網絡平臺上的不少賣家都收到了當地稅務部門的來信,要求申報納稅。
住在河內的賣家 Hoang Hao 表示他剛剛履行了納稅義務。此人自 2019 年以來一直在網絡平臺上賣貨,但從未按規定申報納稅。

“我是作為個人賣家進行進口和銷售業務的,因此從沒有考慮過納稅,直到進了稅務局才知道,晚了,每年都要加罰款,”他說。從 2019 年至今,他必須向稅務機關支付的稅金超過 9000 萬越南盾。
同樣情況下,家住河內的呂先生也被稅務機關通知需要繳納約 2.7 億越南盾的欠款和罰款,這是其從事 4 年電商銷售業務欠下的稅款。
“現在我必須通過貸款來納稅,因為之前沒有這個計劃,生意也受到了影響,”他說道。
目前在 Shopee 和 Lazada 賣家群中,許多店主都在尋求盡快繳納,避免因遲交而受到處罰。
1%的增值稅 0.5%的個稅
根據越南法律規定,年入超過 1 億越南盾的個人就需要繳納稅款。這個數字不是指平臺上單店的收入,而是個人從電商平臺/網站上所有店鋪獲得的銷售金額總和來計算的。
Hoang Hao 說他在 Shopee 平臺擁有多個店鋪和產品。他繳納的 9000 萬越南盾的稅款和罰款金額就是根據所有店鋪的收入計算的。

目前,總收入超過 1 億越南盾/年的在線賣家需要繳納 1% 的增值稅和 0.5% 的個人所得稅。總的來說,每個人必須繳納 1.5% 的銷售稅。
此外,一些賣家的稅款金額被“虛擬訂單”放大了。
眾所周知,在電商平臺上銷售的賣家有很多技巧來增加他們的聲譽和曝光度。其中之一就是刷單(增加產品銷量和店鋪好評)。
但是,這些“虛擬訂單”產生的收入也會被計入實際收入。稅務機關會根據最終的銷售數字來計算個人需要支付的稅款金額,因此,這些賣家的應稅金額與實際銷售的訂單數量相比,顯著增加。
“我認為這個計算是不合理的,對賣家不利,”Hoang Hao 表示。
同時,那些以企業店鋪進行銷售的賣家免去了關稅的擔憂。
手機配件賣家 Nguyen Thanh Tung 表示,銷售商品的法人本身是一家資料齊全的進出口公司,因此準備與代理機構合作減稅。
未來越來越嚴
根據財政部之前的建議,Shopee 和 Lazada 將為個人賣家代繳上述稅款,不過,隨著 91/2022 號法令的通過,該建議沒有被采納。
RMIT 大學 Seng Kiong Kok 博士表示,疫情后經濟形勢不穩定,對越南電商行業的各項指標影響較大。目前,Shopee 上的賣家還要支付傭金及各項服務費,大概為 5-10%。
近期,線上賣家征稅工作得到推進。范明清總理剛剛向各部委、分支機構和地方發出電報,要求通過電子商務和數字平臺上的商業提高稅收管理效率。
為此,政府負責人要求財政部與電商活動同步實施加強稅收征管的解決方案,如完善經濟中出現的新型生產經營活動的稅收管理機構,監管數字經濟、共享經濟、智能制造、跨境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