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規定,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新加坡關稅局將向個人買家購買的進口低價值商品(指所有從海外通過空運/郵寄的方式到達新加坡,且售價在 400 新幣或以下的商品)征收 8% 的消費稅(GST)。
疑問
那通過海運/陸運方式進入新加坡會被收取嗎?高于 400 新幣的商品呢?
對有此疑問的賣家,可以參考下圖:

(點擊圖片可放大)
因此,再過幾天,各位跨境賣家店鋪里的商品前臺價格都要比之前“貴”8%。
另外,該費用會由平臺代為收取(在售價中體現),并從賣家賬單中扣除。
如果僅考慮產品售價,Shopee 賣家無需做任何動作,按照往常在賣家中心輸入商品的稅前價格即可。因為平臺會自動計算商品對應的稅后價并展示在前臺。

對于 Lazada 賣家而言,則需要自己更改店鋪內產品的售價。簡單來講就是要加上 6% 的消費稅。
如果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則需要調高一點。
但是,調價是否會影響到店鋪的生意呢,又該怎么辦呢?
一、選擇官方海外倉
為了盡最大程度降低稅改對賣家的影響,Lazada、Shopee 平臺都建議賣家選擇官方海外倉,即通過空運/海運的方式將貨運到海外倉,由平臺提供倉儲、打包、派送服務。
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交付速度,提升用戶購物體驗,如果產品周轉率高還能降低綜合成本。
同時,平臺還提供各項優惠,給賣家送去實實在在的福利。如 Lazada 的傭金返還、60 天免倉儲費;Shopee 的傭金優惠等等。
二、轉成本地賣家
無論從平臺傭金、包裹交付時效體驗還是未來發展,本土都是趨勢。
因此,也有一些賣家在考慮是否轉成本土賣家。
新加坡跨境物流服務提供商 Qxpress 負責人涂家林說,過去兩個月,已有數個海外賣家咨詢公司,有意使用公司的倉儲物流中心,從海外賣家轉成本地賣家。
他解釋,要是網購低價商品也得付消費稅,海外賣家的生意可能受影響。
“他們要是直接把一批貨出口到本地,雖然得承擔相關稅務,但可以通過之后的產品定價賺回這些成本。這么一來,他們或能保住更多生意,且作為本地賣家,他們還能提供售后服務等,這些都是受消費者青睞的。”
三、看看再說
以上兩種方案雖好,但在不同程度上對資金、產品周轉率以及店鋪、回款安全提出了要求,成為不少賣家遲遲拿不定主意的主要原因。
賣家小 J 就是其中之一,他已經咨詢了不少服務商,考慮到新加坡人口數量不多,各項費用又比較高,他最終沒能下定決心。
“眼看新政策就要生效,自己還沒最終決定,多少還是有點擔心的,但考慮到當前形勢,還是決定看看再說,說不定他們對這 8% 沒感覺呢,”他笑著說道。
根據大華銀行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隨著消費稅將上調及物價攀升,67% 的新加坡人擔心家庭開銷持續上漲。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和雙十二,當地消費者除了購買大件物品之外,還一反常態地囤積日常用品,以應對明年消費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