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Prime Day是美國社交型商務的優秀范例——帶有#primeday2022話題標簽的視頻在TikTok的觀看次數達到5200萬次。2021年為3000萬次,而2020年僅有600萬次。2019年這一趨勢暫未形成。
據悉,如今許多消費者正轉向社媒平臺尋找更優惠的產品。隨著TikTok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該平臺也不斷吸引著用戶搜索、觀看購物內容并下單。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消費習慣轉向的主要原因在于,亞馬遜或許已經放棄嘗試Prime Day的個性化定制。該促銷活動僅僅是向消費者們列出一個密密麻麻的產品折扣清單,哪怕兩天內就能達成數百萬筆交易,但缺失的還是具有針對性的產品推薦和視頻內容。消費者這才主動轉向擁抱高度個性化的社媒平臺。
“我不知道在 Prime Day買什么,因此才選擇TikTok。”這是許多消費者在亞馬遜會員活動期間的共同心聲。
“當我想了解所有 Prime Day的最佳優惠時,我首先選擇搜索的平臺反而是TikTok。”部分消費者分享道。
新興的社媒電商平臺不僅沖擊到了傳統電商平臺的流量池,也對原有的老牌社媒平臺產生了影響。
據悉,Prime Day的大部分熱度與流量幾乎源自TikTok——而非Facebook、Instagram 或 Twitter等市場成熟度較高的社媒平臺——其內容模型更契合消費者對亞馬遜平臺的折扣挖掘需求。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在于,TikTok能夠快速為每個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從而根據近期Prime Day相關的話題視頻互動情況向用戶推薦適合的視頻。相比之下,在Prime Day期間,亞馬遜自家的直播視頻流中,才導致搜索流量紛紛涌向TikTok,消費者需要高效的平臺來滿足自身對購物折扣的推薦需求。
(圖源:Twitter)
然而針對這類明顯存在的市場痛點,亞馬遜和TikTok現有的解決方案都沒能做到盡善盡美——平臺與平臺之間并沒有打通路徑。許多TikTok視頻沒有附帶產品鏈接,因此也沒能讓消費者可以輕松購買到喜歡的產品。大部分視頻主要圍繞著用戶分享自己發現的折扣與好物,心儀的消費者卻不得不移步到亞馬遜才能找到相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