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改造我們家電鉆了!”
余沛東看到有客戶將滑板的輪子拆下,直接把電鉆作為動力驅動,就實現了電動滑板的效果,“和柯南的滑板一樣,可以遠程控制”。神奇的是,這一改造確實可行,“因為我們電鉆里的電機,其實和代步車、電動滑板里的一樣”。
看似一款平平無奇的電鉆產品,但用戶自發創造的使用場景,簡直超乎研發人員的想象,“上次還有客戶將馬桶刷綁在鉆頭上刷馬桶,效果竟然還挺不錯的。”余沛東打趣道。
作為DEKO的電商負責人,余沛東見證了DEKO從2015年入駐速賣通后的一路佳績,DEKO不僅多次獲得速賣通“十大出海品牌”榮譽商家,常年蟬聯工具行業的市場第一,還每年都維持超100%的增長。然而沒有人想到,6年前的DEKO,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國內貼牌代工廠。
1、小代價 大品牌
從曾經做代工起家的工廠,到如今常年維持市場保有量第一的名牌,很多人都很好奇DEKO的發家史。“其實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在中國特別是浙江有很多,想做品牌,門檻是很高的,而且要付出很大的代價。”DEKO品牌負責人馮峻說,“但我們其實用比較小的代價,就把自有品牌做起來了。”
DEKO初創于2013年,是一家坐落在寧波的中馬合資企業,以加工貿易起家。隨著加工貿易的式微、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在了解到批發價格和海外終端零售價格的巨大價差之后,DEKO考慮轉型做自有品牌。2015年,DEKO入駐了速賣通平臺,此后,無論是最早的俄羅斯市場,老牌工具巨頭林立的歐洲、本土電商堅如鐵壁的巴西,DEKO都和速賣通一起開疆辟土,一路勢如破竹。
因為一入駐速賣通就打定主意要做品牌,DEKO的第一次上新就打磨了快半年。當時速賣通平臺上五金類目商家還不多,行業小二有意推廣一批優秀店鋪,便看向了潛力股DEKO。
2016年,DEKO第一次參與速賣通雙11, “那一年,我們被安排與‘小米’這種在國外已非常有市場和知名度的品牌一起曝光”,余沛東回憶道。為了更好地抓住這一機遇,DEKO的產品售價比平時讓利了近30%,為的就是在流量和店鋪曝光量達到峰值的這一天打響品牌知名度。
原本預計50萬的銷售額很快被打破,“到后面訂單多到想緊急關停,因為擔心不能及時發貨影響用戶體驗”,余沛東回憶到。在這一曝光的加持下,DEKO緊跟平臺營銷活動,積極響應平臺政策,之后DEKO在速賣通每年都能實現超100%的增長。
俄羅斯是速賣通較早開辟的市場,也是DEKO的主要市場,“10個俄羅斯人里,起碼7、8個人都知道速賣通”,而DEKO在社交媒體大火,還要感謝一位速賣通后臺,慕名而來的俄羅斯網紅。
“我們在速賣通上獲得不錯的成績后,有一位工具類的博主找到我,說想要測評我們家新出的工具”。余沛東趕緊寄去了自家最高配置的兩套,這是一個擁有500萬粉絲的大V,第一個測評視頻就獲得了200萬的播放量,視頻里的產品也成了DEKO在俄羅斯市場的第一個爆款,而這個測評視頻持續半年為DEKO帶來了大量訪客。
2、步步為營 蟬聯第一
如果生意只局限在一個舒適區,那一定難有持續的增長,DEKO能夠保持每年超100%的增長,離不開借力速賣通一步步開辟新市場的決心和動力。
歐洲是DEKO的第二站,新的海外品牌想要進入高手如云的歐洲市場,還是有一定難度的。DEKO選擇聯合速賣通平臺,逐個擊破。
通過速賣通平臺,DEKO可以有效了解到不同市場的政策法規、用戶需求差異。比如法國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對于工具類產品都有非常嚴格的證書要求,所以DEKO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一系列認證標準,獲得在歐洲市場銷售的保障。并且,各個國家的市場也存在很大差異性,比如西班牙地區對于價格的敏感度顯然高于法國,兩個市場的熱銷產品也存在明顯的區別,西班牙地區更偏向在線上購買電焊類產品,如焊機、焊帽等,法國地區則更偏向購買儀表儀器及手工具類的產品,如水平儀,手工具套裝等。
而借助來自速賣通上的用戶反饋,DEKO能精細化地滿足不同地區的需求。比如有一款帶USB接口,可以外接為其他設備充電的電鉆,就是在消費者的呼聲中設計出來的,“工具行業本身更新并不頻繁,三五年才有一小改,幾乎要十年才會有大的技術改進,想要保持用戶的粘性,就需要讓每次改進都正好戳中他們的需求點。”余沛東說。
為了網羅更多用戶,除了針對速賣通上的需求“聞風而動”,DEKO也迎合平臺政策不斷調整產品線布局,“我們光是類目就有300多類,而且不同類目下還有細分,不管是普通用戶還是專業用戶,所有人的工具需求都可以一站式滿足”。
常規來看,男性用戶對工具類產品的購買力較強,但其實女性和兒童對于工具產品也有一定的購買需求,于是DEKO將適用于大部分場景的工具都進行了設計上的升級改造,比如更輕的重量、更便攜的尺寸、更養眼的外觀;而針對兒童,也進行了更安全的設計,“除了普通用戶和專業用戶,我們的客戶里有相當一部分是學校負責人,購買我們的工具用于孩子們的動手實踐”,余沛東說。
?除了俄羅斯之外,DEKO也跟著平臺的腳步開拓了巴西市場。巴西本土沒有工具類的制造商,全部依賴進口,2019年DEKO進軍巴西市場時,當地的工具行業幾乎是一家獨大,價格較高,這給了DEKO機會。
因為巴西較高的關稅,DEKO在很早就進行了海外倉的布置,“巴西是一個雙電壓國家,有110V,也有220V”,余沛東提到,在早期開拓巴西市場時,有一批貨品因為電壓不匹配需要臨時改壓,“當時生產線還有其他訂單在做,我們硬是加班加點在一個星期內把這批貨改好了”。
在平臺的建議下,DEKO很早就布局了海外倉,憑借超強的供應鏈能力,DEKO在巴西市場打開了知名度。在訂單量節節攀升的同時,速賣通的海外倉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降低了倉儲物流成本,也讓我們的物流有了更大的確定性,提高了用戶體驗”。現在,YOUTUBE上帶著DEKO話題的視頻多達200多萬條,大部分來巴西和俄羅斯的網紅。
3、搶灘線下 蜚聲海外
在熱衷于DIY的海外市場,DEKO的前景非常廣闊,“五金工具在國外是進入到每家每戶里面的。一方面,國外人工成本高,一般家庭都會備一些工具自己動手維修;另一方面,國外家庭注重培養小孩的動手能力,比如放暑假,父親會帶著小孩去建圍墻、做柵欄等手工。因此,對于海外家庭來說,五金工具是很常見的”,余沛東說。
而在消費升級后,消費者對于五金制品的要求,也從勞動工具升級為生活及個性表達。以園林工具為例,以美國、西班牙、法國為代表的國家,私家庭院的擁有率較高,家庭園林養護和作業頻繁,對園林工具的需求旺盛。這些國家消費者更注重功能性與設計感,智能化產品普及更快。
在五金產品成為一種個性表達、DIY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后,除了抓住需求,商家們更要引領潮流,為此,DEKO加大了種草力度,“速賣通平臺上能夠投放的曝光、能夠參與的活動,站外有的營銷工具,只要是能參與的,我們就全都參與”。
攜手速賣通平臺6年,DEKO完成了從代工到品牌的華麗轉身。帶著從速賣通上積累的名氣和品牌力,DEKO收獲了一大批線下資源,撬動了俄羅斯、巴西、以色列、東南亞等各國的線下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