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大多數國家的電商市場會由一兩家巨頭企業主導,比如引領美國市場和英國市場的亞馬遜、中國市場的阿里巴巴以及主導巴西市場的拉美電商平臺MercadoLibre。而反觀俄羅斯的電商市場,該國最大的在線商店所占市場份額竟然還不到7%,而且至少有6家公司正在競相爭奪俄羅斯電商市場的頭把交椅。
不過,隨著俄羅斯多家電商企業正準備花費超10億美元投資于其網站、倉儲和快遞服務,這種局面將會有所改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計,俄羅斯電商市場規模在2018年預計為190億美元,而從明年開始的這些投資將有助于該國的市場規模到2023年上升至520億美元。這將引發一輪公司合并浪潮,可能之后只會剩下幾家主要企業。來自俄羅斯銀行Raiffeisenbank AO的分析師Sergey Libin說:“今年是俄羅斯電商市場取得突破性的一年。當地互聯網巨頭正在與其他重量級企業結盟,以搶占市場份額。”
互聯網搜索服務提供商Yandex已經與俄羅斯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聯手創建了電商平臺,旨在將Yandex的比價網站轉型為一個成熟的網絡零售商,并在俄羅斯全國范圍內建立物流中心。社交網絡運營商Mail.ru正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一家提供各種商品的電商平臺。由億萬富豪Vladimir Evtushenkov投資支持的在線大型超市Ozon.ru在今年籌集了8000萬美元,并計劃將其倉庫面積擴大一倍以上。電子零售商Citilink和M.video正在向銷售更廣泛的商品領域擴展。時尚鞋服電商平臺Wildberries則正在擴充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銷售業務。
俄羅斯電商領域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缺少像亞馬遜、Facebook和谷歌這樣大型企業,但在這個有著限制外資所有權的法律和因克里米亞問題而受到國際制裁的國家,亞馬遜和許多其他大型海外公司的投資速度一直很緩慢。作為國際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同樣表現得小心翼翼,它主要是直接向俄羅斯消費者銷售進口產品,而不是投資于自己在俄羅斯的業務運營。作為“外來者”的一個極大優勢是,他們不需要對1100美元以下的商品繳納增值稅。研究機構Data Insight的合伙人Fedor Virin表示:“俄羅斯的物流行業還不夠完善。在沒有實體店的情況下,跨境模式一直是國際在線零售商最成功的策略。”
從多方面來看,俄羅斯電商行業的發展已經蓄勢待發。據悉,俄羅斯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均高于巴西和印度。俄羅斯目前為止發行銀行卡已經將近2.7億張,比2012年增長了2/3,。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超過1/2的俄羅斯人每月至少會網購一次。俄羅斯電商企業協會(Association of Internet Trade Companies)執行董事Artem Sokolov表示:“大量的資金正在源源不斷地涌入俄羅斯電商市場。明年食品雜貨銷售的激增將會提振市場信心,政府將允許酒類和藥品的在線銷售,這都將進一步推動電商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