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玩法,每個平臺都有獨特的費用、傭金和規則政策。競爭形勢的差異也很大。因此,如何根據自己的產品和目標受眾選擇適合的平臺,不論對新手賣家還是想換個競爭環境、進軍新平臺的賣家而言,都是一個挑戰。
甄選新平臺時,你需要關注如下指標:
1、每個平臺的利潤率
了解每個平臺的利潤率,可以幫助你根據利潤率高低決定要在哪個平臺銷售產品的優先級。
2、交易量
并非所有平臺都具有相同的銷量。新平臺常見的特性是利潤高但流量低,而像亞馬遜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型電商網站則往往相反:高流量,低利潤。建議你可以基于平臺整體的利潤總額,而不僅僅是市場份額的占比去估算其交易量。
3、競爭水平
平臺競爭的激烈程度只是個相對概念,但凡有競爭,就不可謂不激烈,處處都是“江湖”。出現在你商品旁邊的很可能就是相似度非常高的競品,甚至就是同款。多個賣家銷售同一款產品的現象時有發生。
此外,根據品牌和所售商品的不同,你的定價可能會在各個平臺上有所不同。自動定價軟件將能夠根據你競爭對手的定價,為你匹配一個有競爭力的價格。你也可以選擇不在平臺上銷售某款產品或某類產品,而將這些產品放到你的獨立站上去賣。
4、定價
一部分賣家在所有平臺上都公平地使用相同的價格,而另一部分賣家則會根據平臺設置不同的價格。除了顏色和質地可以區分價格外,你還可以保證你的網站始終擁有最低價,從而鼓勵客戶直接向你進行購買。
5、運費
運輸成本同樣因平臺而異,有使用官方物流或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之分。同時,你還要考慮該平臺的主要客戶群體是當地消費者居多還是以跨境消費者為主,如果是后者的話,你的運輸成本也會相對較高。
6、目標受眾
各平臺所吸引到的消費者一定不完全重合,而是各有側重。例如,Etsy可能更容易吸引那些尋找新奇特產品的消費者;沃爾瑪則更傾向于偏愛比價的消費者;而選擇亞馬遜的消費者可能更看重它的便利性和交付速度。你可以根據這些平臺特性向目標受眾提供特定的產品。
7、關鍵字
如果你在平臺和獨立站上銷售的是同一款產品,建議你在產品標題、產品描述甚至所屬類目中使用不同的關鍵字,以此使你的頁面都能在自然搜索結果中獲得更好的展示。
8、每次轉化費用
不論是站外引流的Google、Facebook還是平臺上的站內廣告(例如Amazon Advertising),都逃不開“每次轉化費用”的話題。但相比之下,站內廣告的費用通常更低一些,同時站內廣告在將消費者轉化為長期客戶的時候卻可能會更加困難。從長遠來看,能夠獲得客戶的電子郵箱比在亞馬遜上進行單筆交易更有利可圖。
另外,你在計算每種產品和平臺的盈利能力時,也需要將每次轉化費用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