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已經有人在拼多多出海平臺上出單了。”華南區資深跨境電商從業者王向向告訴虎嗅,此前,他也曾收到過拼多多出海項目的邀約,但目前還在觀望。

最近,出海圈最大的新聞莫過于拼多多上線跨境電商平臺。9 月 1 日,平臺 Temu 正式推出,同時具備 PC 端和 APP 端,首站面向北美市場。據虎嗅了解,1 日-15 日還屬于測試期,此后平臺將全面開放售賣。
在 Temu 上,賣家的角色更像是供應商,由拼多多統一定價。在一份業內人士提供給虎嗅的多多跨境簡介中,其入駐福利這樣寫道:1、0 元入駐、門檻低效率高;2、0 傭金、0 租金、無壓力供貨;3、簽收日+1 結款,友好的結算方式;4、減免部分送倉費用,降低履約成本。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巨大的藍海市場。
“如果真正做起來,拼多多這個模式會很精準。”跨境電商資深人士告訴虎嗅,“拼多多作為一個總包商,完成所有的海外履約,是很龐大的系統,但拼多多作為平臺有這種能力和資金實現。”他補充道。
也有部分業內人士對其發展表示擔憂。
“看起來拼多多的思路是想復刻 SHEIN,但當時 SHEIN 的發展壯大可謂聚齊天時地利人和。”專注中美物流、熟悉美國市場的龍出海研究院告訴虎嗅。
夾雜著期待和疑慮,不少跨境商家還是第一時間前去注冊,“干就完了,不行再撤。”賣家林小明爽快地對虎嗅說。

SHEIN 能否復刻
盡管此前多次傳出 Temu 計劃覆蓋全品類,也有跨境賣家告訴虎嗅會從 3C 品類開始突破,但從目前 Temu 的頁面上,可以看出,女裝仍是其主推的重點。
在 Temu 的 PC 端主頁上,衣著華麗的模特占據了較大的版面,且 Temu 的 logo 上,就包含短裙、木馬、高跟鞋和箱包的圖標。在產品價格方面,其夏季女裝價格多在 20 美元以下,項鏈、戒指的價格多在 5-10 美元之間。
平臺統一定價的模式、產品價格、以及 Temu 首頁上明顯的 20% 折扣標識,在業內人士眼里,都與 SHEIN 有些相似。
實際上,不只拼多多,隨著 SHEIN 近兩年的迅速增長,把它當作目標的人不在少數,許多大廠也名列其中。甚至,SHEIN 的成功還一度帶火了獨立站模式。
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眼里,SHEIN 的成功已難以復刻,天時地利人和多方因素缺一不可。
首先是疫情開始之初的線上消費浪潮。
2020 年疫情的催化,一度令歐美線上購物需求大增。SHEIN 也乘著這股風,迅速發展壯大,據數據顯示,2020 年其收入首次突破 100 億美元大關,較 2019 年同比暴增 250%。不僅是 SHEIN,當年國內許多跨境賣家都以為會經營慘淡,沒想到卻成為近年來行情最好的一年。
但時間拉回到 2022,許多跨境電商從業人士已感到慢慢傳遞過來的寒意,據跨境物流從業者反映,今年以來,中美海運物流需求也大大降低,這也折射出跨境電商的光景。
“許多賣家今年進入清庫存階段。”行業資深人士向虎嗅透露,這些多余的庫存正是為前兩年的好行情而大量準備。
反觀 SHEIN 的收入,據知情人士透露,2021 年其增速較 2020 年就已出現大幅下挫,從 250% 降至 60%,2022 年一季度增速繼續下滑,同比增長 57%,遠遠低于市場預期的 2021 年同期收入增速區間的 105% 至 264%。
此外,SHEIN 當年的迅速壯大也享受到了那時的流量紅利。
SHEIN 迅速成長的那幾年,某種程度上得益于與大量海外網紅、KOL 的密切合作。許多 KOL 在當時也在發展初期,報價并不高,甚至不少為“自來水”。而且,當年的各大社交平臺流量成本還沒現在這么貴。
“SHEIN 有自己的平臺賬號,不斷通過 KOL 引流給自己的固化群體,有了固定的粉絲群才能有持續收益,對 KOL 的依賴也可減弱。”龍出海研究院說。
但現在的北美流量環境已今非昔比。
據數據顯示,2021 年,亞馬遜廣告點擊成本(cost per click)就上升了 32%。這兩年來,谷歌的站外推廣成本超了 2 倍的增速,Facebook 也是 3 倍的成本上升。且受到蘋果隱私政策的影響,Facebook 等平臺難以抓取用戶的 cookie,推送的精準度也在不斷下降。
另外,成熟的物流和選品能力也是當年 SHEIN 成功的關鍵。
“SHEIN 自帶很高的回轉配貨措施,國內倉和海外倉同時調控貨物,這種機制的難度很大。”龍出海研究院告訴虎嗅,而難點就在于如何卡住國內/國外倉的調貨時間,畢竟在跨境行業永遠沒有絕對二字。目前,從 SHEIN 的庫存積壓率來看,其認為SHEIN 的配貨效率很高。
SHEIN 在選品上的快速反應能力,也一直是業內關注的重點,細致地觀察互聯網潮流、大膽地制作樣品預售、根據客戶喜好二次投入下單,都是當年迅速成長的關鍵。
“拼多多出海平臺能否再如 SHEIN 當年的成功,就要看其投入的決心了。”王向向對虎嗅說。這需要全方位的大量投入,對拼多多的資金鏈、團隊等各個方面,也是極大的考驗。

沒有“砍一刀”?
9 月 1 日 Temu 平臺上線以來,據下過單的消費者反映,體驗還較為順滑。
Temu 也為用戶提供了不少優惠策略,比如首單可享 20% 的折扣,又比如訂單滿 49 美元即免運費,用戶的第一個退貨訂單也可免費退貨。
此前的招商簡介中,關于倉配情況有這樣一段描述:中心倉分揀、空運直發海外、時效在 7-12 天。且據 Temu 平臺所稱,在購買之日起 45 天內退貨,收到退貨包裹后 7 天內處理退款,退款最多可能需要 14 天記入原始付款方式。
有業內人士反映稱,如果物流和退貨安排都能按計劃做到的話,還算比較合理。
盡管此前據稱拼多多出海將聚焦中產階級,但從目前的定價情況來看,還主要是低價路線。據虎嗅觀察,不到 1 美元的項鏈、戒指并不少見,而且有一個 0.99 美元起的專區。
“拼多多選擇這個時機出海,可能是看中了歐美消費降級的趨勢。”某資深跨境電商人士對虎嗅說。
在多位業內人士與虎嗅交流的過程中,都提到歐美消費市場今年以來略顯疲軟的光景。
“他們也要開始捂緊錢袋子了。”王向向說,不僅線上消費如此,線下商超、門店等渠道也開始遭到了沖擊。
不過,國人熟悉的“砍一刀”模式并沒有在拼多多出海平臺上出現。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個明智的做法,據他們描述 ,歐美人非常注重隱私和社交距離,這種方式可能會引起大量投訴。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拼多多出海若走低價路線考驗將會很多。
一是能否可持續。SHEIN 雖然低價,但可盈利,這需要全方位的降本增效。若一開始低價虧本引流,后續就有很大挑戰。
二是若過于低價可能會遭到當地商家的投訴。“Tiktok 英國站在國人內卷之下薅羊毛盛行,當時也遭到了英國許多商家的大面積投訴。”熟悉 Tiktok 歐美區的業內人士說。
三則是如何與北美成熟的電商平臺競爭,獲取更多份額。
“北美是一個高收益高風險的區域,這個市場飽和度很高,從而導致容錯率低,一旦出任何問題很有可能迅速被市場抵制。”龍出海研究院表示,在其看來,美國現在的電商平臺不乏沃爾瑪這類線下基礎好的平替,SHEIN 近年來也在向全品類模式突破,拼多多能否突出重圍面臨不少挑戰。

吸引哪類賣家入局?
那么拼多多的出海項目更易吸引哪些人加入呢?
從此前的招商策略來看,拼多多出海項目邀約的多是一些成熟賣家。
“計劃從成熟賣家開始招商這一出發點是很合理的,唯一要攻克的就是引入。”龍出海研究院說。在他們看來,說服成熟大賣家加入一個新平臺需要多方面考慮他們的心態。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風險承受能力。
“今年行情比前兩年冷淡,資金本就不富裕,再加大投入給一個新平臺有一定壓力。”王向向對虎嗅說。這類大賣家往往有成熟的體系,不太需要拓新的渠道,而且擔心多線引入,分流的還是原本自己的客戶,就像左手倒右手。
“拼多多目前更合適的目標是有一定外貿經驗、有資金、且沒有成熟產業鏈的人。”龍出海研究院說。
有資金、有經驗且有成熟產業鏈的人,多會考慮獨立站,那里盈利空間更高;特別缺資金的人,因風險承受能力不佳,很難輕易加入一個新的平臺。相較之下,這一部分人在拼多多的幫助下或許可以再次起步,找到新的機會。
除此之外,沒有深度切入跨境電商的傳統外貿企業,可能也易被拼多多出海所吸引,平臺帶他們入局可以省心很多,彌補一些電商經驗不足的情況。另外,訂單開始出現下滑的外貿公司也會更加關注,為自己尋找一個新的出路。
目前,入駐拼多多出海平臺的商家并沒有定價權,多是供應商的角色。平臺目前的定價區間也考驗著供應商們的成本控制能力。要知道,SHEIN 的供應商賬期較短,也是一直以來的優勢之一,拼多多出海平臺能否給供應商利好的回款賬期,也尤為關鍵。跨境簡介中,稱將會在簽收日一天后結款,為友好的結算方式。
“拼多多出海早期的效果如果好,定會吸引大批賣家跟進。”王向向說,畢竟還有不少跨境商家在尋找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