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賣家,指的是新手,經驗尚淺和創業小團隊的賣家。尤其針對那些在原公司做得還可以,然后出來自己創業的賣家。
他們可能在原公司學會些運營套路,就運用到自己是身上,例如先低價跑量,跑起來再說。殊不知,環境不一樣了。
如果你只會打價格戰,真的建議不要做亞馬遜了。
今天賠得多,明天賠更多,只會越陷越深,最終造成進退兩難的局面。
你可能說,有人真的打價格戰翻身了啊。確實,真的有,但是如果真的靠價格戰起來的,基本靠的是運氣。
而靠運氣掙的錢,遲早要還的。
有不少賣家前兩年掙了一百萬,第三年就全虧進去了,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當初自己的如何掙錢的,就是運氣而已。
初級賣家常見的三個錯誤就是:1. 把價格低當作產品力,2.把服務當作品牌力,3. 流量當作影響力
錯誤1:把價格低當作產品力
Kris跟不少賣家聊過,問他產品有什么優勢,他們幾乎都會說,我們價格比他們低。
但是產品力除了價格,還包含多個方面。產品力,顧名思義,就是產品對目標消費者的吸引力,主要從產品品質、價格、創新等層面來體現。換言之,產品力就是一種通過滿足消費者欲望和需求,使之產生購買欲的能力。
價格很重要,但不應該局限于低價格。
錯誤2:把服務好當作品牌力
同樣,服務也僅僅是品牌力的一部分。不要說在產品里包裝里說包退保修之類就是好的品牌力了。品牌力是知名度、美譽度和誠信度的有機統一,是指消費者對某個品牌形成的概念對其購買決策的影響程度。
品牌力基本上是由品牌產品、品牌文化、品牌傳播和品牌延伸這四要素在消費者心智中協同作用而成的。一個品牌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使品牌的商品有強大的商品力,樹立有助于強化品牌個性的品牌文化,實施有效的品牌傳播,進行正確的品牌延伸。
而,我們經驗是,在亞馬遜上建立品牌比獨立站建立品牌效果更好且更快。
錯誤3:流量多當作影響力
這個基本是淘寶系的玩法,流量為王的思維,產品一上架先燒廣告,獲得盡量多的流量,以為有流量就有訂單。
這個方法在國內確實好使,人多,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人口紅利。但是跨境不好使。因為你無法通過超高的銷量來彌補購買流量的費用。在國內,單品日銷一千單前十都未必進入前十。亞馬遜,單SKU日銷100單都是大賣了。
你產品影響力來源于你的產品力+推廣方式,缺一不可。做好產品,評價就高,推廣出去就會更多人購買。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