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我們跨境移花宮全網首發,第一次分享,相信會非常有價值!
當我們選一個品的過程中,肯定是進行了類目分析的,競爭,壟斷,價格段,評價數,新品數等一系列數據。
同時我們也做了一些差異化,甚至于是獨家開模了。如果對產品開發還有欠缺的老鐵們,可以聯系來咨詢下我們的產品開發課內容。
但是這個產品一定能成功嗎?可能很多人都不能保證。
01 測款
我們在選品課中經常講一個觀點,無論這個產品我們多么認可,都需要測款。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測款這個概念:
測款的意思就是少量發貨,畢竟我們沒做過這個類目,更不了解這個類目的競爭對手,甚至于很多人不做運營的分析,覺得產品有差異化了,有競爭優勢,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上去就爆單。
這種認知肯定是錯誤的。
所以我們需要去測,去測我們差異化的方向是否正確,去測我們找的需求是不是真需求,去測我們改良的是否有價值,去測我們的溢價是否能夠實現,去測我們的產品質量是否達標。
更要去測這個類目的玩法。
但是,我們要理解精品和精鋪的不同之處,現在很多人都是精品,每一個開發的品都付出了很多,那我們是有必要對每一個品都用百分百的心去運營,從選品端到運營端,到預算端都要用心。
如果沒有信心,建議就不要上,很多公司選品和運營是分開的,選品推薦過來的品,可能運營沒太大信心不想上,但最終說試試就上了,或者說選品說服了運營,最終接受了上架。
這種情況我覺得還是不要上架了,從內心都是抵觸了,那鐵定做不成功,每個測款都是幾百套發過去,可能都是上萬或者幾萬塊的成本,沒必要去浪費這個錢。
如果真的上架了,那就全身心的投入去推廣,從評價,到定價,到運營節奏,到廣告布局,到廣告優化,一些列都要計劃完善并且嚴格去執行。
02判斷最終是否可以盈利
接下來我們分享下如何判斷這個品是否可以盈利
很多人說,算利潤率誰不會呀,低于30%我是不會選擇上架的。
當然,我相信大家都會。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運營端的成本。
首先我們要理解一個廣告訂單占比的概念。
一般越是競爭激烈的類目,廣告訂單占比越高。
新品期的廣告訂單占比也比較高。
穩定器的廣告訂單占比可能是20-50%之間。
如果再高,可能鏈接就不會盈利。
所以說,拿到這個品之后,我一般會按照廣告訂單占比50%來計算,因為推品的時候大概率就是這個訂單占比。
當然各位不要抬杠,我只是說的平均或者大概,有些可能低一些,有些可能高一些,50可能是一個合理的值。
第二步,去找到這個產品的幾個主要競對,進行關鍵詞反查。
圖片來源:亞馬遜后臺
你會得到一個列表,我們要看的是他們的主要流量來源的關鍵詞是哪些,占比有多少,是關鍵詞比較集中,還是關鍵詞比較分散。
從這里我們大概就知道我們運營的時候應該怎么打廣告了。
第三步,找到主要核心詞后,去后臺的商機探測器里搜索這個關鍵詞。
圖片來源:亞馬遜后臺
如果你后臺沒有這個功能可以開case找客服去開通,如果你是全球多站點賬戶,后臺應該是有這個功能的。
圖片來源:亞馬遜后臺
在上面的框中輸入你反查到的核心關鍵詞。
然后點擊下邊列表左側的第一個關鍵詞。
圖片來源:亞馬遜后臺
查到這個關鍵詞后,可以查看這個類目的點擊量最多的商品數量。
如果說這個占比大概20-30個左右,一般是偏標品的類目,如果是50個左右,是半標品類目,如果是80個左右,就是非標品類目。
第四步,看這個關鍵詞的轉化率,后面會有一個數值。
如果你是標品類目,一般你真實的運營轉化率可以達到這個數值的2倍。
如果你是半標品,一般你真實的運營轉化率可以達到這個數值的1.3倍。
如果你是非標品,一般你的真實轉化率就是比這個值高一點點。
所以,我們大致可以知道這個關鍵詞或者這個類目大致的轉化率,這樣我們才能更準確的判斷出我們的推廣成本。
當然我做出這個判斷的樣本數據量有限,你們可以拿你們自己的鏈接數據來跟后臺的數據去對比,總結出你的數據判斷模型就好,不一定嚴格按照我的標準數值模型來。
第五步,我們要去查這個關鍵詞的建議CPC
你可以用賣家精靈去查關鍵詞競價,也可以直接去后臺新創建廣告去查競價。
我們嘗試過用不同的鏈接去創建同一個關鍵詞的廣告,這個建議競價會變,但是波動不大。
所以這么操作后,這個建議競價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值。
那有些人會問,我們真實出價比建議競價高或者低,這不準確。
實際來說我們在運營的過程中,如果上首行,一般競價都比建議的高,如果是其余位置或者詳情頁,競價一般是比建議低。
當我們在運營的時候,我們要的是全方位的流量搶奪,要更多的流量入口,這時候可能各個位置都要,所以綜合下來,真實的點擊成本可能跟建議競價差不多。
所以按照建議競價有一定的說服力。
第六步,我們看下我們的出單成本。
出單成本=cpc/轉化率
比如,cpc是1.5,轉化率是20%,出單成本就是7.5美金。
因為我們是按照廣告訂單占總訂單的50%來計算,所以可以直接拿出1個廣告訂單的成本,跟出1個自然單的利潤來比較。
如果出單成本大于利潤的2倍,我們整個項目虧損的可能性偏大
如果出單成本大于利潤的3倍以上,這個項目基本可以淘汰了。
如果出單成本小于利潤的2倍,這個項目盈利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出單成本小于利潤,這個項目肯定盈利。
當然有些人會說我的鏈接的廣告訂單占比都是20%左右。
當然這種情況可能會更好,我們可以接受的運營成本可以更大一些。
出單成本可以大于利潤的4倍以上,也是可以盈利的。
目前的亞馬遜階段,出單成本小于利潤的產品應該很少了吧。有的話就趕緊抓住吧。
更多的是出單成本小于利潤的2倍,這種更常見一些。
03 最后再說下發貨數量
首先我是建立在我是獨家開發的產品,利潤率都是30%以上的前提來說。
如果出單成本大于利潤的2倍,我一般會發200-300套左右,去測試下真實的數據。
如果出單成本大于利潤的3倍以上,這個項目基本可以淘汰了。
如果出單成本小于利潤的2倍,按照日出單增長量計算,大致會發2個月的庫存量。
如果出單成本小于利潤,我一般會發3個月的量過去。
當然我是忽略掉你搞種子鏈接啥的特殊情況的。
這就是根據產品的優勢情況,以及利潤情況,運營成本情況來評估我對產品的信心和把握程度,來決定我要付出多少成本來打這個產品。
那你想打這個產品,庫存一定要備足,不然還玩個毛線呀。
很多人說少量多批次,可以空運和快遞等。
我一般不這樣,因為現在很多幾十美金的產品,都是偏大件的,不是輕小件,根本發不起空運紅單來補貨的。
這里是跨境移花宮,歡迎點贊+關注,你的鼓勵是我們源源不斷分享和創作的動力。
除了干貨文章分享之外,移花宮還為大家準備有【2022年亞馬遜廣告報告】,超級干貨!
包含亞馬遜廣告增長和規模、亞馬遜廣告支出、RoAS、類目排行榜、PPC面臨的挑戰和預測、報告如何使用、數字廣告詞匯表7個章節。
圖片來源:跨境移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