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亞馬遜在電子商務領域總體上占據主導地位,據一些人估計,它在所有在線消費者銷售中約占一半,但它并沒有在雜貨大戰中處于領先地位,因為沃爾瑪(Walmart)和塔吉特(Target)等擁有更多實體資產的競爭對手正在路邊皮卡領域取得勝利。
彭博社(Bloomberg)援引考恩公司(Cowen & Co.)的一份新報告稱,到2020年,食品雜貨點擊提貨的比例將達到25%,屆時沃爾瑪的銷售額預計將從2018年的20億美元增至75億美元。
亞馬遜(Amazon) 2017年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在該領域掀起了軒然*。據報道,亞馬遜希望在降低全食超市(Whole Foods)價格的同時,開設一家平價連鎖超市。但沃爾瑪(Walmart)、塔吉特(Target)和好市多(Costco)在路邊雜貨店擁有巨大的領先優勢,它們龐大的商店網絡覆蓋了數千個地點。
路邊取貨對于零售商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而對于那些有成本意識的顧客來說,最后一英里的配送費用是非常昂貴的,因為它幾乎總是免費的。這也符合他們開車去約會和完成任務的習慣——至少是在曼哈頓或芝加哥市中心以外的地方——而不用在過道里走來走去。
路邊取貨是在線購物(buy online)和實體店(store for e - commerce)的下一個發展方向。事實證明,實體店也很受歡迎,盡管許多零售商在這方面落后,而且體驗并不總是很好。
沃爾瑪(Walmart)一直在嘗試各種各樣的“最后一英里”(last mile)方式來經營食品雜貨,從合作配送的失敗實驗,到與初創企業Deliv終止合作;它仍在使用其他功能,比如Door Dash和Postmates。不過,路邊取貨是一種更為清潔的操作,雖然它要求員工取貨和運送訂單。該公司還在測試路邊攤的表親——雜貨店的自助取貨亭。
雖然塔吉特也提供路邊取貨服務,但該公司正將更多精力放在收購后的Shipt部門的同一天送貨服務上。該部門目前在200個市場有售。雜貨一直是主要類別,但Shipt已擴展到許多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