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討論亞馬遜選品的話題時,很多賣家都會吐槽自己遇到的那些“天坑”,小編也總結了一下這些亞馬遜選品“天坑”今天給大家做個匯總。
亞馬遜選品天坑匯總
第一坑:選擇"熱門產品"售賣
熱門產品市場容量大,這誰都知道,但卻不是誰都能夠操作得了的,對于新賣家、中型賣家和小賣家來說,要盡量避開熱門產品,競爭太激烈了,雖然蛋糕很大,但也燙嘴,吃不到嘴里。
第二坑:選擇"賣家數量少的產品"售賣
雖說競爭激烈的行業,做著辛苦,但不要以為賣家數量少的產品就好做。賣家數量少,說明這個產品偏小眾,市場有需求但易滿足,且消費頻道次低,做了后即使賣得還行但不走量。這種只是噱頭,能不能真正賺到錢難說。
第三坑:選擇朋友強烈推薦的
朋友推薦不錯的產品,慎做。并不是朋友推薦的不好,而是若真有"進價超低,售價很高,每天能輕松賣個幾百單"這種產品,大家早就搶著做,最終的結果就是市場售價降低,進價提高,利潤攤薄,產品歸于平常。靠說來的選品,不可靠。選品要依數據進行,也是基于你對產品、對市場需求的分析和行業了解上而做的。
第四坑:選擇自己喜歡的自己認為好賣的
選品中最忌諱以自己的偏好做選擇,要注意不要拿著自己的想法去試市場,而應該反過來,市場需要什么,你就賣什么,至少在初級階段要嚴格按照這樣去做。要知道接受市場的反饋是很牛逼的一件事,很多賣家在選品中不成功往往就是憑著自己的偏好和想當然的認為,記住一點,如果市場上沒有成功的案例,不管產品多么好,不管供應商可以給你多久遠的賬期,都須警惕,因為你浪費在一款失敗的產品上的時間和精力,本來是可以幫你打造出一個好產品的。
第五坑:選擇新奇特產品
新奇特產品雖符合"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思路,但我們要知道:不是我們以為好的,能熱賣的就一定會熱賣,市場有需求,產品售賣才有出路。在選擇這類產品前,我們應認真的思考下:你想賣給哪類消費者?你的消費者是否有這類痛點?當遇到痛點時,他們有可能怎么想?把這些問題寫下來,不妨多查查網絡,也可以到YOUTUBE上搜索相關關鍵詞了解下,若有人已經在做,網上很容易找上這類產品的用戶反饋信息。這些信息能幫助做決策。
第六坑:不在意潛在的侵權風險
新賣家和中小賣家在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還是有比較濃的投機心理的,總覺得自己的運氣不致于那么差吧,而且看到別人賣得很好就羨慕嫉妒恨,但是,運營中穩定和長期運營大于一切,運營中可能一時僥幸,但不可能一直僥幸,因為亞馬遜往往會秋后算賬,你今天的僥幸未免就不是明天躺*的淵源,就如春節期間賬號掛掉的那些賬號,亞馬遜沒有做任何解釋,但詢問之下,大部分都是有刷單行為。存在侵權行為也是如此,總有把柄在人家手里。
第七坑:過于相信數據分析工具
做跨境電商的,手上多少會有一兩款數據分析工具。數據分析工具不是不好,但它所得的結論是依據已過去的那段時間,市場需求一直在變,而你依此所選的產品是針對未來幾個月的需求售賣的,這并非說數據工具不好,它有好的一面,能幫我們更好的了解過往用戶的偏好,為我們選品提供參考,但考慮到需求一直在變,所以我們也不能過于相信,工具所得結論還要結合我們對產品了解、對市場需求變化與趨勢走向的觀察上進行。
第八坑:選擇銷量高的產品售賣,安全有保障
我們總有個心理:前人走過的路自己再走,應該不會摔跤。選擇銷量高的產品仿賣,只要出價比別人低,銷量就會來,其實未必。銷量高的產品,權重高,平臺給予的資源力度更多,你仿賣,雖表面看一樣,但權重與之別人相差千萬,此其一;其二,你看到的熱銷款,其它賣家也看到,你仿賣,其它人也在跟賣,他們中甚至價格比之你更低,想想,憑什么你仿賣能搶到更多羹;其三,有些產品可以跟賣,并且確實能獲得更多訂單,但是不是每款熱銷產品都適合跟賣,判斷不對,做的只是無用功。
第九坑:選擇客單價高的產品
選品應該量力而行,對于新賣家、中賣家和小賣家而言,應選擇單價稍微低一點、重量稍微輕一點、操作難度小一點的產品。賣家原來選擇的產品很重,價格很高,一個產品訂貨下來就需要十萬左右了,又因為產品較重,發空運根本沒有利潤,只能發海運,可海運發貨時效慢,配合不上運營的節奏,要么出現斷貨,而貨終于補上了,卻又沒單了,讓整個運營都處在尷尬之中。
第十坑:硬要給產品做升級改造
新賣家多干活少思考,忌諱硬要給產品做升級。有些賣家一談產品就談差異化,就談升級換代,哪有那么多事呀,就按照市場賣得最好的一成不變就行。對于市場和產品不熟悉的情況下升級改造很有可能把你引入坑里,所以,產品升級不能盲目,一定要謹慎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