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賣家感嘆,今年的生意真難。
難嗎?
確實難。
可是,我們是否記得一句話:生意上沒有四季,只有兩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
當你覺得生意難做時,是否捫心自問,自己真的努力了嗎?
有些賣家會說,你看我每天不分黑白做這忙那的,怎么能說是不努力呢?
確實,我們身邊有很多看起來很努力的人,也有很多雖然努力卻努力錯了方向的人。
看起來很努力的人你自己會知道,努力錯了方向的人卻未必自知。
那怎么樣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錯誤了呢?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們能否跳出自我,站在另一個立場來看自己。這就是我經(jīng)常給孵化營學員上課時強調(diào)的:要想做好運營,一定得學會換位思考。
怎么叫換位思考呢?就是要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對于跨境電商賣家來說,你的對方包括:消費者、競爭對手們以及平臺。
當一個賣家能夠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看問題時,他的思考就會發(fā)生截然不同的變化。對于選擇的產(chǎn)品,自己真的會去購買嗎?對于Listing中的產(chǎn)品圖片,真的讓自己心動嗎?對于Listing標題中的賣點詞,真的打動了自己嗎?對于產(chǎn)品的售價,真的有說服力嗎?這樣一系列問題問下去,產(chǎn)品是好是壞就客觀多了。在這個分析的過程中,意識到了自己的產(chǎn)品和Listing不足,針對性的去做調(diào)整做優(yōu)化,以出色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出來,能夠打動消費者的幾率就大大提升了。
競爭對手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在一個項目中,你沒有做到的和沒有想到的,你的競爭對手都已經(jīng)替你完成了。當運營處在困境中時,多多關注競爭對手,你就可以獲得不一樣的視角。只關注自己的運營不能說不努力,可是這時候的努力可能更傾向于縱向的對比,即我今天的表現(xiàn)比昨天好,所以,很好,很滿足。
可是,亞馬遜是一個開放的市場,消費者面對的是從眾多賣家中選擇最合適的那個,所以,對于賣家來說,一定要學會橫向?qū)Ρ?-學會和競爭對手們對比,才有機會突破,即純粹的自認為的好不算好,只有比競爭對手們都表現(xiàn)得更好才是真的好。
所以,我們既要站在自己的立場看競爭對手,又要站在競爭對手的立場來看自己。在對比和分析的過程中,要想明白競爭對手一舉一動所包含的運營策略和方法,并把這些推導出來的方法和自己現(xiàn)行的方法技巧做對比,孰優(yōu)孰劣,高下立現(xiàn)。好的,采納,不好的,淘汰即可。
無論賣家自己再怎么努力,無論和競爭對手再怎么比拼,所有的賣家都只是亞馬遜棋局上的一枚棋子,平臺制訂規(guī)則,賣家們在規(guī)則下玩,要想玩得好玩得久,賣家還必須換位思考平臺的政策。一項政策制訂,首先是為了確保大家都可以留存下來,其次是為了在公平的基礎上讓好的更好優(yōu)的更優(yōu),所以,賣家一定要想明白每一項政策背后的邏輯,即平臺真實的意圖是什么。平臺不允許做的,堅決不做,平臺倡導和鼓勵的,一定要扛起大旗拼命干,而缺少對平臺思考的賣家,可能一不小心就觸碰了平臺的紅線,離死也就不遠了。
我們經(jīng)常說,釣魚時,要知道魚吃什么餌。對于亞馬遜賣家來說,當我們迷茫而無著落時,我們也真的該認真想一想:客戶需要什么?競品在干什么?平臺期望什么?
找到了答案,也就找到了通往運營成功的那道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