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品牌在國外被搶注商標的事件頻發,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企業缺乏商標保護意識,沒能及早認識到注冊國際商標的重要性。當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只能想辦法去解決它,那么當自己的商標在海外被搶注時,我們究竟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拿回屬于自己的商標呢?賽貝知識產權平臺建議,大家可以從以下幾種途徑作努力。
1、向侵權人發出警告函件
當我們發現他人或者競爭對手開始注冊與自己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時候,可以向該申請人發出警告函。這種函件一般對那些侵權人都有一定的震懾作用,畢竟侵權人搶注商標就是為了鉆空子。發送警告性震懾對方可以讓對方知難而退。
那么怎樣才能發現他人在注冊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呢?賽貝知識產權平臺建議大家經常做商標查詢,及時掌握相關商標動態。而不是等到他人的商標注冊成功并投放市場開始使用,這時才做相應的對策就有點被動了。
2、及時進行商標的備案工作
商標注冊成功后,應該積極在相應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海關的備案,以免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產品/服務流出和流入,這樣就能借助各國的海關力量減少侵權產品帶來的負面影響。
3、注冊商標公告異議期
目前國際上普遍才有的做法是商標審核后,將為進入為期幾個月(一般是3個月)的公告異議期。商標異議期內,任何人都可針對該注冊商標提出不予注冊的反對意見。如果企業發現該公告的商標與自己已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即可提出異議。
提出商標異議后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應對商標注冊方的異議答辯。
4、司法途徑解決國際商標侵權
當企業面臨國內國際商標侵權的時候,記得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注冊后的商標,在注冊地都會享有商標專有權,任何人侵犯此權益,商標所有權人都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其中比較知名的商標維權案件有:“狗不理”在日本被搶注案件、北京“同仁堂”在日本被搶注案件。
但是一旦準備通過司法途徑進行商標維權,就要做好長期應戰的準備,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狗不理”商標搶注案,就經歷了10余年的時間,經過多次談判與交涉,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最終才在2007年9月拿回了遭搶注的兩個“狗不理”商標。其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可估量,中小企業也未必有專業團隊和如此大的精力來應對這些事情。
以上這些方法對大家拿回商標,做好商標維權可能會有幫助,但是這畢竟是商標被搶注之后的無奈之舉。不到萬不得已,想必大家也不愿意走上商標維權的道路。賽貝知識產權平臺提醒大家,商標保護都是具有地域性的,只有根據企業自身的市場發展,做好相應的國際商標注冊工作,才能正在保護好自己的權益,從源頭上減少商標被搶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