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化之路專題五:
歐洲物流通關流程與稅務邏輯
稅務代理和物流服務商同屬于一條繩上的螞蚱,如今一旦遇到貨物因為稅務問題被海關查扣沒收,經常看到稅務代理和物流服務商相互推諉之事時有發生,此情此景難免令人痛心。
為了更好解析兩者之間的矛盾,我們先對歐洲進口申報做一個解讀,幫助企業更好了解歐洲進口申報的基本框架,相信企業也會對物流服務商和稅務代理之間的常見糾紛有一個全面認知。
貨物進入歐盟的稅務準備工作及清關流程:
1. 進口到歐洲產品的海關編碼 HS CODE:?
根據世界海關組織WCO制定的HS CODE ,前六位都是一樣。一二位表示章,三四位表示品目,五六位表示子目。歐洲的海關編碼由10 位組成,如果產品認定無誤,前6位的數字應該是一樣。后面四位根據產品的種類會有差異 。
企業可以通過鏈接:
https://www.trade-tariff.service.gov.uk/trade-tariff/sections ,根據企業的產品材料及相關特性確定產品的HS CODE。
企業可以通過對HS CODE的認定確認產品的關稅率及進口稅率。歐洲大部分商品關稅主要集中在0%-14%范圍之內(不包含煙酒及特定產品)。
歐洲進口vat稅率:
零稅率:0%
低稅率:5%,5.5%, 7%,10% 等
標準稅率:20%,19%,21%,22% 等
企業需要通過對HS CODE的認定確認產品進入歐洲所需要的認證:如CE認證。是否需要相關進口牌照,是否有配額等等做了解。
2. 歐洲目的國的相關稅務要求:
對于非歐盟企業進入歐洲市場,企業需要注冊EORI號。這是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的唯一憑證。一個主體只能對應一個EORI號。
對于大部分企業要想注冊EORI號就必須先注冊VAT號。等企業主體得到對應的VAT號,再由VAT號申請企業的EORI號。像英國沒有VAT號也可以注冊EORI 或德國個人沒有EORI號也可以進口但在次數及進口額度都有限制。
每一個國家的效率不同,一般2周之內都可以完成注冊,英國只需要3天之內就可以完成申請。企業得到對應的EORI號48小時后可以通過以下網址查詢:
? http://ec.europa.eu/taxation_customs/dds2/eos/eori_valida? ? ? ? ? ? ? ?tion.jsp? Lang=en
在企業注冊EORI號時候希望可以要求稅務代理在是否需要顯示企業信息那一欄選擇顯示,這樣可以幫助清關公司更好確認企業主體。如果選擇不顯示,那么對應的EORI號就只顯示是否有效而沒有顯示任何企業信息。
一個企業主體只能有一個EORI號,但可以對應多個國家的VAT號。如果用英國VAT號注冊EORI號,在稅號后面添加000。如果是由歐盟其他國家注冊的VAT號,申請的EORI號就沒有固定格式。
海關通過EORI號確定申報主體企業,并依據企業提交進口申報產品的HS CODE來確定關稅。
而EORI號又是由VAT注冊而來,因此確定了EORI的企業主體就可以追溯到企業繳納的進口VAT及對應的產品信息。
而進口VAT又是整個VAT申報的起點。這樣就不難理解稅務跟物流在企業進口時候是緊緊綁在一起的。
3. 企業需要準備相關的單證及對應的認證文件:?
提單:主題單及子提單 M/H Bill Landing
提單被視為貨物歸屬權的重要憑證。而在跨境電商物流模式下,由于進口商和出口商經常是同一個企業,且物流服務商統攬了進出口環節所有申報,提單細節未能引起客戶的足夠重視。
商業發票:Commercial Invoice
由于跨境電商是不同國家之間的貨物流轉,商業發票的價值影響到關稅和進口vat的征收,企業要規劃好商業發票所對應的相關信息。
裝箱單:Packing List
產品信息如數量,重量,體積等相關信息。
其他相關認證文件
CE認證,德國WEEE認證,危險品等等相關認證材料,可以讓企業更好的完成海關進口申報,避免海關扣貨所產生的高額滯港費用。
4. 申報單C88:
當企業提交以上文件給目的港清關公司,清關公司根據企業提供的相關文件信息遞交海關。
企業繳納對應的關稅及進口稅,如果沒有遇到海關查驗,那么企業的商品就可以進入歐盟內部自由貿易。
歐洲每一個國家的申報單信息基本都差不多,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英國的C88申報單。
由于每一個清關公司用的清關系統不一樣,有可能申報單的格式會不一樣,但申報單的每一個表格對應的內容都是一樣。
圖:C88申報單樣板
C88申報的幾個核心要素:
進口唯一識別碼:Entry Number?
每一票進口申報都對應唯一的進口識別碼,一般在申報單的最上方。
?
特別注意:今年四月一號起,英國實行的海外倉法規,要求海外倉需要對自己客戶的每一票入庫商品的進口Entry Number做記錄。這也是客戶向海關調取相關文件的唯一憑證。
出口商:Exporter?
一般在box 2 會顯示出口商信息,這個信息跟提單上的出口商一致。
進口商:Consignee?
企業一定要認真查閱,確保填寫的EORI號準確無誤,確保是企業主體本身。曾經的一個客戶由于清關公司的疏忽,將企業的EORI號寫錯,竟然僥幸清關通過,但就導致企業在C79單證上沒有這一票貨物所繳納的進口vat,導致企業稅款無法抵扣。
申報方:Declarant?
一般是目的港口的清關公司,作為申報方必須要對每一票貨物的清關資料做保留備案,相關信息至少保留6年。對于電商企業主體是在中國,只能由第三方清關公司向目的港海關提交申報。
?
申報的方式不一樣,產生的責任也不一樣,一般有兩種方式:
直接申報Direct Representation:?
企業授權清關公司代替企業完成申報,如果企業簽署授權書給清關公司,那么產生的稅務問題或者相關產品問題。申報主體是企業本身,清關公司是不需要負相關連帶責任。?
間接申報Indirect Representation:
是企業主體跟清關公司主體共同申報,因此清關公司需要跟企業主體一起承擔連帶責任,包括企業的稅務問題。
我們會在下個系列針對申報方做深度解析,同時也能幫助企業很好了解目前德國清關7-9次的進口抬頭限制原因。
?
5. 申報價值
根據歐洲海關法UCC目前所羅列的幾種判定申報價值的模式,對現有的跨境電商模式并不是特別清晰。
我們跟不同歐盟國家的物流公司及海關相互交流得到的答案也是比較模糊。主要有這兩種意見:
1)按傳統貿易根據銷售的一定比例申報;
2)按銷售價格申報;
申報價值對于企業繳納的關稅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6. 海關監管碼: CPC
海關通過監控海關監管碼了解企業產品進入歐洲市場的流向。海關監管碼可體現出產品屬于保稅、免稅、稅務延遲等狀態。
歐洲的海關稅務系統數據都是環環相扣的,所有數據都必須保留至少6年,這樣很多企業就難免被秋后算賬。
這也是為什么目前很多物流公司的稅務延遲路線不出多久就會出問題,很大的原因都是因為稅務沒有解決好。?
7. Duty/Import Vat
在申報單最底部會顯示企業需要繳納的關稅和進口稅,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申報價值及對應的關稅和vat稅率計算需要繳納的關稅和進口vat 是否一致。
必須在海關放行之前繳納對應的稅款,當然也可以借用清關公司的延遲賬號來結算,一般清關公司會收取1.5%-2.5% 不等的手續費。
由于英國目前暫時還屬于歐盟體系,了解了英國申報單證,就不難了解歐洲其他國家的申報單證。
其它國家也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比如德國申報單是沒有顯示進口稅,只顯示關稅。具體需要繳納的進口稅只有在清關結束時,由海關提供稅單。該稅單是稅務申報抵扣的唯一憑證。
通過以上分析, 希望能幫助企業很好了解歐洲進口清關的一個基本框架,以免盲目投入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隨著歐洲海關在大數據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以及數據庫信息的不斷完善。未來完全有可能通過大數據對進口申報做風險把控。
?
目前稅務代理與物流服務商的爭議集中在:
1. 部分物流服務商盜用正規企業的VAT號做清關,直接導致正規企業的VAT進項過多,跟申報價值不符而被稅務局審計。
2. 部分物流服務商注冊了一堆VAT號,專門給賣家客戶做雙清,最后導致貨物被海關查扣。
3. 部分物流公司提供的相關單證不真實甚至有些是造假,稅務代理無法做稅務申報或抵扣。
4. 部分物流公司盜用稅務代理信息作為進口企業的申報方等等因素。
如果稅務代理和物流服務商各自為戰,最后對雙方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這樣加大彼此之間的摩擦,以及互相推卸責任,最后受傷的永遠是賣家客戶。
稅務代理與物流服務商只有加大彼此之間的合作,共同來促進整個跨境生態鏈條的正規化。只有合作才可以共贏,也才可以更好的幫助賣家客戶進入歐洲市場。
WA Accounting攜手跨境物流百曉生“歐洲跨境電商稅務正規化之路”專題系列完整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歐洲稅務規劃
稅務咨詢篇
第二部分:歐洲VAT政策
VAT框架解析
如何注冊VAT
VAT申報原理
第三部分:稅務&物流
歐洲物流通關流程與稅務邏輯
不懂稅務的物流服務商等著背鍋
第四部分:稅務&電商平臺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中國賣家?
第五部分:稅務&海外倉
海外倉何去何從?
第六部分:歐洲跨境供應鏈條的合規之路
第七部分:Wa accounting 創始人William專訪
圖:Wa accounting LTD 創始人William Wang
歡迎大家拍磚指正,共同交流。如果您有關于歐洲稅務方面的問題可以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