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個人微信如上實名互粉預約面聊
「當我們講物聯網(IoT)我們在講什么」
跨境電商全球商貿時代每天有新鮮詞,今天我們來講物聯網。天天聽人說物聯網,到底物聯網是什么?
物聯網IoT通過什樣形式和跨境電商關聯應用?我們將通過物聯網IoT技術設備獲得更優質跨境購物、支付體驗?跨境電商商家將如何從中獲利?
?
首先來看兩組來自Gartner的數據:
相比2016年,2017年全球范圍內已有近840億套物聯網(IoT)設備被接入互聯網,同比增長31%。預計2020年接入互聯網的物聯網(IoT)設備將超過2040億套。
全球物聯網(IoT)終端和服務的投資2017年已超過2萬億美金。亞太地區、北美地區和西歐地區三個區域物聯網(IoT)安裝數量占全球安裝量近67%。
如下圖T1,消費應用物聯網設備占了全體物聯網設備63%近52億套設備。除了消費應用,物聯網設備和系統被廣泛應用于像自動導航駕駛、智能電視、數字盒子、智能電力表、安全監控等行業。
?
物聯網設備還被應用于特定工業和制造業領域,作為即時監控網絡基石,比如發電機、智能健康設備等,2017年有近1600萬套設備被安裝使用。
2018年出現了更多的消費跨界應用,比如包括智能LED燈光系統、智能電壓控制、智能安保系統于一體的智能大廈,成為物聯網應用連接消費者和互聯網的新型基站。
研究數據預測,2020年跨界應用物聯網設備將增長到4400萬套,其中垂直行業應用設備將到達3200萬套
最值得跨境電商行業關注的是,消費者在2017年購買了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應用設備。
?
如下圖T2顯示除購買基礎硬件設備以外,消費者通過物聯網設備2017年進行了近7億2500萬美金的購物消費。預測2020年消費者通過物聯網設備進行消費的金額將到14億9400萬美金。
預計全球物聯網行業在2020年包括硬件購買、日常維護服務、購物消費的各種產值合計將達到30億美金。
?
物聯網IoT跟跨境電商、跨境支付關聯后擁有巨大市場和無窮潛力。它們是怎么樣進行關聯?
這里我們需要稍微補充一些關于互聯網的基礎知識:
如今我們無法相信沒有互聯網的世界。物聯網IoT恰恰誕生于互聯網連接現實的節點,先來復習互聯網基礎結構。
如下圖顯示,互聯網是由7個層級不同standards標準、protocols協議和topologies拓撲結構緊密構成網絡應用。其最底層是物理層級,最頂層是應用層級。
?
本文部分圖文資料參考自外媒資料,純粹作為英文翻譯學術使用,不代表本人、本公眾號『跨境阿米』任何立場,如有錯漏請聯系所長阿米「微信號:chengguiliang1979」處理,轉載不得刪除本公告。
這些不同層級規劃了不同設備之間進行通訊、數據交換的基本規則,包括了:
1、Ethernet以太網
最底層的物理層級,定義線纜、接入和基礎協議的網絡
2、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網絡通訊協定
第三層的網絡傳輸層,定義數據怎么樣在不同主體間進行封裝、發送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連續性
3、HTTP, MQTT超文本傳輸協議和信息和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
第七層應用層的協議,確保不同應用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和信息和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進行數據交換
這些協議和層級對物聯網IoT有著怎么樣的支持?
首先這些層級并不干擾下層級在做什么,它們都為同一個目標而忙碌。
比如我們在上網搜索「看跨境就@米」時,無論你是在電腦、手機或者平板通過有線網絡、無線網絡或者WIF訪問I,除了界面因終端不同有所區別以外,最終顯示出來查詢信息都是一致的。
因為這些不同層級對應設備或都使用通用APIs(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應用程序接口進行統一數據的對接和處理。
?
APIs 允許不同設備使用同一種“語言”進行交流溝通。這就像我們到了一個陌生國家,即使不懂本地語言但可通過世界通用外語如英語、法語甚至拉丁語進行溝通。這是APIs 最形象的描述。
這個APIs 對跨境電商購物、支付有著怎樣支持?
正如早前第一篇觀察稿第126篇:跨境支付無現金世界與PSD-2支付服務指令無限可能中所提及歐盟有關PSD-2跨境支付服務協議中的核心內容:「進入支付賬戶」的方式、溝通、交換等一系列動作其實都是基于隱藏在最底層的銀行賬戶管理APIs 。
全球有著眾多可以通過物聯網末端直接整合鏈接線上購物支付的智能設備。 你要做的是找到適合業態對應金融服務機構、平臺、商家、服務商進行不同動作APIs 接口接入和應用。
早前我們提及無現金跨境支付恰好證實APIs呼喚、接收不同主體發送數據包的應用表現。
上文提及的物聯網(IoT)技術與應用和新的法律法規正在快速改變跨境電商行業。
?
舊式商業體系中,零售商、批發商、供應商和金融機構銀行處于一個封閉系統中。
如今通過APIs 可以接入更多提供新商業服務和應用的第三方,使得新型商業越來越變得沒有邊界。在跨境支付行業,通過互聯網的生體系統,支付結算只需要通過APIs 就能完成不同主體金融數據的交換和記錄。
這里還蘊含著一個充滿想象的世界:
不同的跨境支付公司之間其實還沒真正的數據交換。不同跨境金融服務機構擁有著不同或同一個用戶的不同數據。這些數據整合起來就能完成一個新價值鏈,進而能允許金融服務機構為商家、消費者開發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這就涉及到關于數據使用、合規、整合和安全信息問題。尤其是地球最強歐盟個人信息保護保護法「第111篇:新危機!可能改變跨境電商游戲的歐盟GDPR法規?」馬上進入實施階段時,用戶個人信息再度應用和開發變得越來越敏感和需要重視。
即使不談跨境支付金融機構間進行數據整合和再應用,單純物聯網(IoT)在消費市場的硬件、服務、購物、支付潛力已經足夠龐大。
可承擔的低應用成本物聯網設備和無線技術將推動物聯網(IoT)變得加無處不在。
我們稍微來描述一下物聯網(IoT)的愿景:物理需求和虛擬產品之間的交流。
物流需求和虛擬產品的橋梁;感應器和無線技術應用成本,直接影響物聯網(IoT)下一階段發展。
舉個例子:「物聯網(IoT)遠程醫療服務」
?
你在家里突然感覺不太舒服,通過手機在客廳電視上進行健康咨詢。
你直接通過智能電視中內置的平臺或醫院在電視上 的APP與醫生和他的AI助手進行語音視頻溝通交流,很快解決病情診斷并完成相關的藥品訂單。30分鐘后,醫生給你開的各種藥物都由無人機直接送到你家門口。你通過人臉識別打開并提取無人機的商品,你通過人臉識別在手機/電視上完成支付,服藥安然休息去了。
這個場景其實已經進行著雛形運營和應用,只是無人機送貨變成了跑腿小哥送貨,還沒有智能AI助手協助而已,這些目前都因較高的應用成本而沒有大規模使用。
再比如說下圖亞馬遜Amazon Dash buttons。
?
這是一個典型的低應用成本的物聯網(IoT)設備。以前如果你需要在亞馬遜上補充常用的日用品,你最少5步動作,1、打開手機/電腦 2、搜索商品3、選擇具體品牌/規格/數量/確定送貨地址/確認訂單/支付 4、等待發貨5、確認收貨。
而Amazon Dash buttons只需要你按一下按鈕,即可完成原來需要你5步工作。
這就是物聯網(IoT)低應用成本的典型案例。
同樣應用場景也將很快在Amazon Echo 或 Google Home智能音箱這樣的物聯網(IoT)系統中得到更多應用。
對跨境電商商家、支付服務企業而言,物聯網(IoT)應用成本越來越低將又一次改變消費商業形態,隨時隨地都簡單輕松能接入網絡,完成個性化的網購和支付。
對消費者而言他們需要煩惱的將是:
如何做出最適合他們的購物選擇,因為購物將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可以選擇的商品、服務也變得會讓人無所適從。
這時候我們在跨境趨勢第127篇中關于AI第127篇AI如何保護我跨境賬戶里的錢甚至幫我錢生錢?的應用就將大顯神威。
?
通過跨境商家、支付機構、平臺、物聯網(IoT)等系統最終留存下來的用戶數據,將幫助我們提前預測用戶的消費需求和愛好,我們將比用戶還了解用戶。
甚至我們通過用戶的不同緯度的信用數據給用戶開發個性的金融產品,幫助用戶不用下車就可以加油等等,讓用戶無顧慮地進行更多的消費服務體驗。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長尾消費者服務價值鏈」。
物聯網(IoT)對電商、跨境電商、跨境商家、跨境支付就如帝國基石,而且是一塊充滿可能性的基石。
不可否認的是,物聯網(IoT)還有著不少的挑戰,比如說:
1、什么樣的物聯網(IoT)設備能完成一筆支付?
2、怎么判讀個體/法定有能力者在一個物聯網(IoT)上的行為動作?
3、整個交易服務鏈中到底想要多少方參與?
4、怎么樣進行有效的支付監控糾正,如支付錯誤、支付失敗、虛假支付等
5、物聯網(IoT)產生的新的欺詐怎么樣防御?如通過AML Array Machine Language 陳列機語言進行的欺詐,如通過在 CTF通用公用設備Common Trace Facility上進行風險管控等。
我還可以繼續列舉更多的潛在挑戰。
這僅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我們還將遇到更多來自行業和監管的挑戰。
比如說,我們上文提及的不同跨境支付公司對用戶信息的整合和再開發。
?
在中國、歐美針對用戶隱私應用法規越來越完善的這樣大環境下,物聯網(IoT)如何將海量的數據進行有效、安全的應用,是一個需要政府、監管機構、行業、商家來共同完善的過程。
而作為跨境電商的商家和支付企業,目前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的,可能是通過打造區域的服務生態圈,通過物聯網(IoT)把部分的跨境電商商家、平臺、支付機構首先形成一個個獨立生態圈,進而再結合來中央樞紐和區塊鏈技術形成的分布式記賬,把「信息孤島」聯通成片。這可能是目前相對務實可行的策略。
物聯網(IoT)未來還是充滿希望和期盼。
本文部分圖文資料參考自外媒資料,純粹作為英文翻譯學術使用,不代表本人、本公眾號『跨境阿米』任何立場,如有錯漏請聯系所長阿米「微信號:chengguiliang1979」處理,轉載不得刪除本公告。
本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