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幾期我們分享了shopee新手入門必備基礎課,今天來講講核心重點——shopee選品策略。
小編最近有賣家朋友跟我吐槽,開店快兩個月了至今都沒有訂單,上傳的商品沒有流量,瀏覽量也是少得可憐。不知道是不是上的產品有問題,現在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其實這就是shopee的選品與運營問題。可見正確的選品策略有多重要。
?
Shopee選品兩大必備參考:
一、Shopee平臺內的資訊
1.Shopee官方每周都有熱銷產品的周報,只要你成為賣家,每個星期經理都會分享給你的,還沒有對接經理的賣家朋友可以在各個qq賣家交流群里去問一下,都會有人和你分享。如果也沒有的話,可以主動去找官方的客服了解一下。
2. ?通過官方的微信公眾號也可以了解各個站點的日常熱銷產品數據。
3. 在Shopee各站點首頁,從周報里了解哪些類目是熱銷類目之后去各站點首頁就可以看類目下哪些產品好賣(按銷量排序后排除廣告位)。同時看一下這些熱銷的產品的價格區間,了解市場消費者的支付偏好,這樣方便于你在選品時根據你的成本去定價等。
通過賣場前臺搜索頁面,第一排是廣告產品,非最熱銷的
類目導航和閃購板塊,從這進去就可以看到最新的活動或熱銷產品
熱銷產品板塊,這里是根據搜索習慣而變化的
當你看中幾款商品時,不要急著去找商品,你要多找幾家商品,進去商品的詳情頁去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具體的包括:商品銷售評價與銷量、標簽、詳情描述以及當前產品的賣點。
理由如下:
(1)做電商,商品圖片就是“靈魂”。只有你的商品主圖有足夠的賣點才會引導消費者點擊進入詳情頁。要利用好九張圖片詳情把你的商品賣點突出展現給消費者。重點強調,最好商品圖片質量要高清。對點擊率較低的產品,優先優化主圖,再優化價格,至少要達到點擊率≥3%,訂單轉化率大于等于5%,投入產出比≥5%。建議賣家做白底圖。其次,就是附圖和產品描述,標題,關鍵詞,再做優化建議是小改,不要一次性大改,讓平臺誤以為產品換了。
(2)看當前商品的評價與銷量,好評與差評都要看,好評可以了解市場消費者需求,差評可以在你尋找貨源時突破這一點,形成你產品的賣點。這叫知己知彼。選品主要基于價格優勢產品,當地貨源,平臺趨勢等各方面考慮進行選擇,但一定要拒絕同質化嚴重且沒有優勢的產品。
?
(3)關于標簽部分。學習大賣家的商品標簽是如何做的,當前產品適合什么標簽,這里可以借鑒選幾個,這樣在客戶在搜索的時候可以增加你的商品的曝光率。當然在做好低價引流的同時,也要注重產品listing的完善。在產品描述方面,也可以借鑒他們的listing構建和標簽,看看他們的描述是怎么寫的。(下一期文章會提供一些熱銷商品的標簽集錦供大家參考)
二、Shopee平臺之外的資訊
1.參考同受眾平臺。如Lazada,11street,Q100,Lelong,Tokopedia等平臺,因為這些平臺都是東南亞消費群體,所有商品的受眾群體是一樣的,有一定的借鑒參考意義。
2.參考國內平臺:天貓淘寶熱銷那邊也熱銷,因為距離中國近,深受影響。
3.流量平臺:抖音熱門產品,那邊抖音也很流行(比如去年的小黃鴨周邊)
4.國內電商貨源批發平臺:1688、拼多多、17網、越域網、批發戶網等等,貨源供應網站不止1688,有時候甚至淘寶都能做到比1688便宜,因為淘寶是免郵的。
5.旅游或到當地調研中去發現他們的需求。
選品之后如何做營銷推廣?
1.關注與買家的互動連接。在選好品并上新之后,就需要做一定的營銷推廣了。首先在日常運營中多關注買家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新店鋪前期沒有太多的流量,我們可以通過關注買家去曝光店鋪,讓更多的買家知道你店鋪的存在,在結合你產品的賣家就會很容易產生訂單。同時要讓你的店鋪的商品置頂。店鋪的商品每個4個小時會有5個置頂的名額,大家要多多利用起來。
2.?學會看店鋪數據。店鋪數據是決定產品轉化率的重要因素。店鋪數據好壞與否,對店鋪內的轉化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并能很大程度決定店鋪是否能被選為優選店鋪或者商城店鋪。聊聊回復率,好評數量,出貨時間,粉絲數量,訂單取消率,延遲發貨率,退款率等都是影響店鋪數據表現的重要方面。
3.?上新小技巧。第一,做跨境的賣家只靠幾十個產品就做成一家店鋪少之又少,做shopee店鋪,要體現優勢就要體現產品的豐富度,這也是平臺所鼓勵的。所以,作為新手shopee賣家,每天還是要堅持上新的。但上新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每日循序漸進的。建議shopee賣家每天至少上新15款產品,月均上新不低于500個。對于店鋪產品數量少于500的賣家,建議每天上20至30個,產品多于500的,每天保持上15至20個,新賣家要避免一次性上太多產品而導致被禁賣。上新完后別忘記在后臺“點我置頂”,上新前,做價格設置時,要預留好產品折扣。第二,小批量分時段上傳,尤其新賣家入駐的時候,最好保持每天都小批量分時段上傳新品的狀態。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這跟平臺的規則有關系,因為每天分時段小批量上新能增加店鋪的曝光率。
4.上新時間段的選擇。建議選擇各個站點的流量高峰期上新,買家分為午間活躍型和晚間活躍型,像印尼買家就屬于午間活躍型,印尼時間11點至13點較為活躍;新加坡、臺灣買家屬于晚間活躍型,22點至24點最為活躍;午間、晚間雙重活躍型的國家有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活躍時間段為11點至15點,20點至22點。鋪貨也不是盲目鋪貨,越多越好,建議垂直類目可選擇2至3個類目鋪貨。
5.關鍵字廣告和優惠推廣。有點能力的賣家朋友可以去開車(shopee關鍵字廣告),但是這里小編給個建議,新手賣家沒必要,因為很燒錢,目前來看,shopee的廣告轉化率很低,并且很貴。但是錢多的賣家也可以嘗試一下,選擇一款做為店鋪引流款,同時打上折扣(根據自己產品的利潤自己設置折扣)。暫時不具備開車的賣家朋友,可以自行設置店鋪的優惠行銷活動,比如“滿X元免運“以及折扣力度等,這里要重點注意,shopee買家特征是注重性價比,期望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所以shopee賣家要注重使用低價引流策略來吸引買家。所以,建議賣家在上新前7天打折力度可低于正常價格的10%至20%,孵化店鋪前期甚至可以以犧牲利潤來獲得訂單。店鋪內10%至20%的產品可做低價,新店鋪甚至可以考慮虧本,來積累單量,提高產品流量,拉高店鋪的評分數量和店鋪權重,帶動店鋪內其他產品的銷售,為店鋪帶來更多流量。
6.外部平臺引流。粉絲經濟,越來越為電商賣家所用。賣家可設置一些福利和外部引流的渠道,來吸引買家關注店鋪,以形成自己的粉絲群,讓店鋪運營形成一個良性流量獲取循環。
如Facebook等社交平臺,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內容,做內容推廣(近幾年內容種草是一種常見運營推廣模式,其效果也比較樂觀,建議有時間的賣家朋友一定要去嘗試做一做),這種模式類似于淘寶的微淘或抖音這種模式。比如你是做服裝的,你要發布服裝搭配的一些文章,這些文章里的服裝要是你店鋪里面在售的,然后在文章下附上你店鋪產品的鏈接,將流量導入店鋪。或者把店鋪已經購買商品的買家導入社交軟件,作為老客戶(vip客戶)進行維護,下次購物給予一定的優惠或折扣。比如你是做美妝類目的,如:粉底唇膏等,這些商品面向的客戶群復購能力較強,可能幾個月就會買一次,那么做這一類品類的賣家,這種客群你一定要維護好,回頭客帶來的效益會是你店鋪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店鋪的會員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
7.客服和售后也很重要。產品成交過程中,及時做好客戶溝通,并跟進發貨進程,提高買家的購物體驗將決定客戶的粘性。(下次我們將重點講講客服和售后的技巧。)
我們只有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的去優化產品、店鋪,拓展新的營銷推廣方式,這樣你的實戰經驗也會越加豐富,不愁訂單量不增長。
?
以下是Shopee七大站點的熱銷品類:
1.東南亞只有夏天,上棉襖棉鞋墊的親趕緊下架吧;
2.宗教忌諱:東南亞,如馬來西亞、印尼是穆斯林,忌諱豬;
3.付款習慣——多數平臺的消費者喜歡貨到付款,因為其實東南亞的線上支付還不發達,甚至可以說是很落后;
4.東南亞人也是亞洲人,都追求白皮膚為美,所以一些非穆斯林的人,或者男的,也會穿長袖,防曬。還有他們那邊交通工具或商場,空調開得比較大,所以需要長袖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