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數據
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
使用淘寶或瀏覽器搜索某件產品關鍵詞,再次登錄時,首頁的廣告鋪天蓋地都是相關產品的推薦廣告,各式各樣的SKU占據視線,讓人忍不住想要點擊或購買。這就是大數據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調查顯示: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40%以上訂單都是通過搜索引擎推薦機制達成交易的。這使得亞馬遜賣家都紛紛在Google搜索排行方面下足功夫,讓產品鏈接獲得更大程度的曝光。這就是精準營銷。
為什么要使用大數據
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是最關鍵的成敗因素。“得數據者得天下”,數據到底具有多大威力?
一、知道買家關心什么
買家從登錄購物軟件開始,數據就已經開始被記錄:登錄時間、登錄地點。通過這兩點,就可以大概分析出買家的職業,從而推斷出買家的購買能力等信息。
挖掘潛在客戶的根本在于了解客戶是否對產品有所關注。通過對買家搜索的關鍵詞、訪問的頁面、詢問并關注的產品,能夠側面映照出買家畫像,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宣傳與推廣,達到提高轉化的目的。
二、知道買家購買什么
引導買家自主下單是運營的最終目標。
買家加入購物車、下單購買產品的行為,及付款的時間長短、重復購買周期、是否好評等信息,對運營者來說,是判斷一個買家是否值得重點培養的重要指標。
品牌電商很大一部分的盈利來自于忠實的粉絲(回頭客)。維護好每一個忠實粉絲不僅能夠獲得粉絲的信賴、回購,還能夠為店鋪帶來新流量,幫助品牌擴大宣傳。任何廣告都比不過“一傳十、十傳百”的口口相傳。
三、知道哪些渠道可以讓買家看到
以前,電商APP、搜索引擎是網上購物的主要渠道。
現在,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普及,社交軟件也逐漸孕育出購物的氛圍。這是由于年輕的消費群體近60%的時間都停留在社交軟件上,大數據分析得出的這一結果,讓企業看到了突破口,讓購物更貼近消費者出沒的地方,實現最大化的曝光。
Shopee號稱是以社交為主的電商平臺,但是僅在“聊聊”中下功夫,要達到引導買家消費行為的目的,還遠遠不夠。
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不同需求的買家在什么時間、通過哪些渠道、習慣搜索哪些關鍵詞等信息,從而進行有效的推廣決策。而這些,通過大數據采集和分析,都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