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瘋狂的數據背后是熱熱鬧鬧的狂歡節?還是賣家,消費者和平臺的博弈?
? ? ? ?越來越多的商家發現,雙十一訂單當天的暴漲透支的卻是前后兩個月的人力成本和交易額。
? ? ? 隨著平臺的玩法越來越復雜,有的商家因為經驗不足,一場活動做下來虧了十幾萬,從那以后干脆選擇逃離雙11。虧本引流量,賠本賺吆喝,越來越讓一些淘寶商家看不到出路。
? ? ?另一方面,阿里的流量也變得越來越貴,商家想要爭奪資源,必須投入巨大資金。
? ? ?還有近幾年的直播玩法。商家的腦子簡直快不夠用了。
那么和淘寶玩法一脈相承的Shopee和Lazada還值得加入嗎?
我認為還值得一試。
“01”
第一,規則肯定是越來越殘酷的,但是shopee,lazada不是淘寶天貓,東南亞也還有很多潛在顧客。東南亞人口6億,人口基數巨大。由于年輕的人口結構和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目前東南亞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電商潛力板塊。
亞馬遜之前萬眾創業是因為美國本來就是一個待開發的巨大市場。購買力非常強。用戶是直接吸引過來的,不像東南亞需要培養,刺激他們經濟和消費。利潤率目前非常低。
沒被吸引過來的或者說是不知道蝦皮lazada的人估計還是有不少,并且因為一些物流和支付問題,有些區域還未開發。幾年內可能在各種廣告宣傳下會有一些爆發性增長。
聽說過說淘寶難做的,但是前兩年淘寶在發展勢頭好的時候我沒聽說過。
“02”
第二,雙十一玩價格套路,這個就要會計算會算賬了,否則被套路肯定也是有的。
知乎也解答過。
做一個平臺說簡單也很簡單,說難就難在報活動控制利潤率。我們先要去學習,有一個系統的運營方法。現在不學習,以后就是虧本買教訓了。
“03”
第三,我做shopee和lazada也不是靠沖廣告做起來的。至少現在平臺對新手還是很友好的。產品上的多了,自然而然也會給你推流量。前期的虧本上活動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知道最多會虧多少錢,能不能接受。盡量參加低價秒殺活動。
-
虧的會少一點
-
客單價低,容易出單。
-
設置限購。
shopee和lazada目前都是做鋪貨和店群模式。新店上到500個產品以后幾天之內會有訂單。當然不排除平臺里會有不少產品少銷量好的店鋪,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老店鋪,本土店鋪,和產品優質符合市場喜好的店鋪。
那么,Shopee和lazada哪個更好做呢?
我無法評判,只說一說我的感受。
Shopee:
平臺:入駐的商家多,競爭比較激烈,平臺利潤率偏低(低于lazada),客戶經理繁忙。
物流:沒辦法退換貨,只要有問題,基本上都是賣家承擔責任,很有可能錢貨兩失。貨到付款訂單,一旦妥投失敗退回困難,提貨還要交稅。從在泰國的學弟了解到,東南亞線上付款非常復雜,所以還是建議開通貨到付款。
shopee倉庫:掃描的件多,有可能會延遲。倉庫掃描的重量經常比我們藏進去的運費貴,也不知道是包裹太重的原因還是什么。
回款:2周一次,還經常延遲打款。賣家多數反映有些該打的款沒有打。回款比例太低,周期長。
Lazada:
平臺:利潤率比Shopee高,經理認真負責,各種培訓視頻文件做的非常專業。
報活動:后臺報活動,有建議的價格,不會特別離譜。活動帶來的流量很大。可能是利潤率偏高的原因,轉化率沒有shopee好。shopee低價搶流量完全沒錯。活動報錯價格會提醒,簡直不要太貼心~~~
但是活動太多樣,報活動的時候很容易讓客戶享受幾種促銷然后導致虧本,需要注意!!!
回款:按訂單打款,只要訂單完成不久就能收到打款。
小啾說出自己的感受,但是剩下的路需要小伙伴們自己摸索自己走。希望我踩過的坑成為你們腳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