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蝦皮跨境電商平臺門檻比較低,這兩年慢慢的發展起來了,也涌進了不少新手賣家。
這些新手賣家有一部分是國內轉型過來的,一部分是工廠轉型,還有一部分是無經驗的純小白賣家。
初創時期,有些是單打獨斗,沒有團隊,也有些是3~5個人的小團隊創業。
創業是一段艱辛且孤獨的旅程,大家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勁的摸索著,希望自己在這個行業能有所成就。
創業路上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失敗的走了許多的彎路,最后沒能繞回來,死在了胡同里。今天寫一下關于我跨境路上的一些經驗和建議,盡可能的幫助大家少走彎路。
個人覺著做跨境電商需要一個可行可操作的方法論。也就是從開店,選品,上架,供應商,貨代,運營技巧,推廣方面等都有自己的標準體系,每個環節要怎樣做才能達到平臺的需要的效果。
如果單獨研究其中的某一項,時間久了也能做到極致,但若想各個方面都能做到完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作為創業者,有些難題就得需要你一個一個的去研究,尤其是電商運營數據,更需要不斷的去對比,去優化。
一,開源節流
創業者最大的需求就是資金問題,雖說做Shopee蝦皮不要囤貨,且一個月官方會回兩次款,但是前期下單發貨時需要你自己拿錢墊付下單,等客戶確認收貨之后,這個款項才會到你的賬上,需要保證手里有流動的資金。
加上開公司還需要其他的公用費用,這些錢也是需要加到預算當中的。
二,確保優質產品不斷貨
什么是優質產品?
舉個例子,前期店鋪采用鋪貨模式,你自然是選擇了銷量好的產品上架到店鋪,經過一段時間的銷售和觀察,發現在這些銷量好的產品中有銷量更好的,這就是優質產品。
三,及時清理劣勢產品
沒有利潤和滯銷的產品要及時清理。
對于滯銷的產品建議采取大幅降價的方式,當然前提是否虧損,如果虧損你是否能承受的了。
如果采取產品下架的方式,不要一下子都下架,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下架產品。
四,輕資產,輕團隊
為了不給公司增加無形的壓力,創業初期,盡量的不要招太多人,本來初期工作量不是很大,能多負責的就多負責,回頭利潤可以多分一些,這樣既減少了公司的資金壓力,作為員工多做了份工作內容也很知足。
五,對銷量不錯的產品積極推廣
店鋪的發展不能只滿足于平臺給的自然流量,更多的應該是自己去推廣產品,對于有必要開通關鍵詞廣告也不要吝嗇錢包,要做到付費流量與免費流量相結合。
六,深入分析未成功的產品
未能取得明顯效果的產品積極分析原因。是一開始的選品問題(同質化產品嚴重,沒有選取到產品之最),還是產品成本太高導致定價過高消費者難以接受,或者是產品本身沒有任何問題,而是后期流量推廣問題等等。
我在網上看到一句關于電商的話,原意大概是電商的實質其實是用圖片賣關鍵詞,電商先是商,其次才是電。
前一句無非指的是好的產品需要圖片+關鍵詞(產品賣點)的充分展示,讓產品的各方各面都能充分的展現給客戶;
后一句我的理解是,電商同線下實體相比,就是換了種消費途徑和方式,最終的結果都是將產品賣出去,而“電”無非是一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