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了解行業最熱門的產品,或者如果選擇做亞馬遜/wish等電商平臺,該如何更好地選品。
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七分選品,三分運營”。一個好的產品決定了你成功的一大半,剩下的就是供應鏈和運營了,都是圍繞著選品來進行的。
選品也是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專業水平,比如:
對數據的分析能力。能從大數據中讀懂市場上消費者都在關心什么,從關鍵詞中讀出隱藏的其他商機。
對各種選品工具的整合能力。例如關鍵詞工具和亞馬遜選品工具的結合使用
理性和感性的平衡能力。這個就是說利用理性來做數據分析,利用感性來迎合用戶做情感營銷。
所以這篇文章就是來跟大家探討一下,選品怎樣選?
在選品之前,大家要先給自己的店鋪一個定位,給自己做個評估,看看有沒有穩定的貨源?有沒有足夠周轉的資金?是想做點小生意,賺點零花錢?還是打算長期入駐Wish?這些原因導致你選貨的方向都是不一樣的。比如你是想做爆款、走銷量的產品,還是說做的小而美、價格適當高點、利潤也高的產品。
這些都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先來設定好的一個大方向,在這個大方向下,我們才能做好選品。
接下來是選品上一些具體的點:
選品的依據
電商運營一般是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內進行,它和品牌的一般性推廣方式有所不同,因為它處于一個特定的封閉的生態圈。雖然現在會有很多外部流量的引流方式,但核心還是利用平臺現有的用戶流量,在微觀層面進行操作,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轉化。因此,我們就要分析這個平臺的生態情況,比如:
對于新手而言,分析以上問題一方面要看平臺的前臺數據,比如搜索關鍵詞看首頁排名、最大銷量單品、成交和評價量、價格區間等;另一方面要看后臺數據,一般需要用到幾個數據源工具,淘寶平臺需要用到淘寶指數(shu.taobao.com)和數據魔方(付費賣家工具),京東平臺需要用到數據羅盤。對一個單品或者關鍵詞,只要通過以上幾個工具,基本可以判斷出該產品在這個平臺上大致的生態情況,以此可以做出適合自己的選品方案。
產品打磨
選定了品類,就要梳理產品的賣點,爭取做到以較高的市場溢價進入市場,并且建立起品牌壁壘。
1、 差異化。
解決用戶痛點的差異化能獲得直接的溢價能力,但是首先要了解用戶真實的需求。應該真正了解用戶的痛點,并做出了合適的差異化
2、 運營反饋
產品投放市場后,還要根據客戶的反饋進行深度打磨,一線客服收集的反饋意見非常之重要,所以產品經理最好能多跟客戶直接溝通,爭取在產品試銷后,適時推出改進版的迭代產品;如果已經標準化的產品,則需要調整銷售策略,盡快過渡到精細化運營的階段。
比起普通人無法把控的大趨勢,真正能給所有人帶來機會,從細微處引發大變化的,恰恰是我們身邊的各種“小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