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東南亞電商中,菲律賓因為人口眾多占據優勢,但也有不可避免的因素影響其快速發展。
今天我們進行重點分析,供各位賣家參考。
1、現金支付方式占主導地位
在過去幾年中,菲律賓電商發展相對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現金交易占據主導。按照菲律賓中央銀行數據,2018年,現金交易在所有交易中占99%。
相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該國在推廣電子錢包方面進展緩慢。
根據2017年Bang Bang Sentral ng Philippines的調查,只有1.3%的菲律賓人擁有電子貨幣賬戶。
同時,在15歲以上的菲律賓人中,只有1.9%的人擁有信用卡。68%的菲律賓人將積蓄放在家里而不是存進銀行。
因此,在菲律賓,超過80%的在線零售企業不得不提供貨到付款作為付款方式。由于客戶在下單時并未支付費用,所以取消或退貨訂單的比例極高,這對于跨境賣家而言是個頭痛的問題。
好消息是,當地主做電子支付服務的公司一直在該國推廣其服務。最受歡迎的包括GCash和SMART Money。
菲律賓政府也一直在加大努力,以幫助沒有銀行賬戶的居民。《國家金融普惠戰略》顯示,他們計劃到2023年將擁有銀行賬戶的人口數量較2019年的35%翻一番,達到70%。這將使得更多的菲律賓人使用借記卡和信用卡。
2、島國客觀條件造就的物流問題
菲律賓是一個擁有7,600多個島嶼的群島,自然而然地,物流成為賣家為該國客戶提供服務或產品時必須應對的挑戰。
生活在馬尼拉大都會的消費者可以去大型購物中心、品牌旗艦店,甚至可以從Lazada和Shopee等電商平臺購物并實現當天交付。
但是,郊區和農村地區購物中心數量較少,那里是一個服務不足的市場。客戶希望通過電商平臺買到自己想要但當地沒有的產品,但由于物流,如愿的可能性變得很低。
即使有物流合作伙伴,也會因運輸時間等問題難以達到客戶的期望。例如,像Lazada這樣的在平臺也聲明,它們可以交付到所有“可服務”區域,但不排除會有一些地域限制問題。對于馬尼拉大都會以外地區的訂單,承諾的周轉時間為12天,雖然交貨可能不必花那么長時間。
3、互聯網網速和流量費用問題
菲律賓擁有東南亞最慢和最昂貴的互聯網網絡。考慮到電話和社交媒體占用網速,在線商家必須注意優化產品圖片大小,要確保消費者可以輕松地通過3G數據連接并加載。
需要注意的是,該國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Facebook 為菲律賓的手機用戶提供了免費版本。這意味著跨境賣家可以利用社交媒體來宣傳和銷售他們的產品。
實際上,PayPal的研究表明,有87%的菲律賓商人在社交媒體上銷售產品。另外,Facebook還提高了Lazada、Shopee和Zalora的流量和參與度。
4、居民對電商的信任問題
贏得買家信任是電商賣家的另一挑戰。對于電商,只能通過快速交貨、質價相符的產品、客觀屬實的產品圖片等組合實現,這并不簡單。
另外,菲律賓消費者對信用卡有超低的信任度。根據MoneyMax的一項調查,許多菲律賓人不愿申請信用卡,因為他們擔心這會導致超支和債務。
考慮到菲律賓電商中的挑戰,商家可以采用貨到付款和本地電子錢包的方式應對。
鑒于品牌產品的影響力,電商賣家也可以利用消費者對主要品牌的信任來銷售。比如將品牌商品和非品牌商品進行捆綁,并給予優惠。
以上就是菲律賓電商目前的問題,其實和中國十幾年前差不多,物流、電子支付、平臺信任度及網上購物習慣養成,這需要一定時間去完善。
所以,對于那些想進入市場賺快錢的,這個并不適合,而適合那些愿意提前投資布局,在未來收獲成果的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