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歐美,正處于疫情的爆發期,各國由于要阻斷疫情擴散,就必須采取不同程度的封鎖,做歐美站的賣家們,叫苦連天。有些跨境賣家為了減少損失,想開拓新平臺,比如東南亞的Shopee等,那么東南亞賣家們的日子究竟怎么樣?

事實上,東南亞地區的疫情雖不像歐美地區那么嚴重,但是不容樂觀,截止至3月30日馬來西亞,已經累計確診了2626例,而泰國累計確診也達到了1524人,其他東南亞地區累計確診也紛紛突破百人大關。
因此各個國家不得不采取限制令,例如馬來西亞地區,關閉了除銷售生活必需品外的所有商場。菲律賓的馬來大都會實行為期30天的“封城”,所有學校停課,禁止了一切大型人員聚集活動。
由于封城,最大的影響便是物流,部分的東南亞站點停止收貨。例如Lazada發布通知,菲律賓站點已經停止收發貨,所有訂單全部暫緩處理。
有危就有機,據谷歌和淡馬錫預測,2018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占GDP總數的2.8%,而這一比例在2025年將提高至8%,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電商規模將達1020億美元!首先東南亞具有巨大的潛力,其次據知情人反應,Shpoee的流量比去年同期上漲,疫情下出門的用戶變少了,大家就多了上網的時間,不少賣家也反映自己店鋪的瀏覽量有所提升。
雖然目前仍受物流時效和物流停運的影響,訂單量并沒有增長還有下滑的趨勢。但實際上,好好利用目前的流量,進行宣傳和購物車的轉化,等到年末電商爆發期(99大促等),就有機會爆單。

那么疫情當下,賣家們應該怎么做才能為疫情后的“爆單”打下堅實基礎?
-
?精細化運營:很多的賣家,前期都會手握幾十上百個店鋪,通過鋪貨并不斷地上新來增加訂單和粉絲量,這在前期是可行的,但到后期會相當吃力。大家可以在疫情階段,逐漸由大面積鋪貨轉向精細化運營的模式,收集目標市場的人群及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調查市場容量等等計策,從而慢慢實現轉型。
-
商品內容優化:蝦皮的關鍵詞廣告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東西,用戶通過搜索品名的方式來尋找商品,于是我們便可以通過對關鍵詞進行優化來增加我們商品的曝光率,也可以根據其他優質賣家的內容,去優化賣場的內容頁,從而提高瀏覽量和轉化率,再研究各個轉化指標,根據問題,進行診斷,最后取優化問題的關鍵點。
-
利用直播:現在是直播的時代,國內直播帶貨的賣家很多,這在東南亞也相當適用,可以利用平臺直播和粉絲進行互動,增加店鋪權重等,對于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都不需要擔心語言溝通的問題,因為新馬泰的華人華僑都特別多,利用中文直播也可以吸引到用戶,找到當地的關鍵意見領袖進行直播甚至可以更有效。
-
站外引流:FB是東南亞粘性最高的社交平臺,通過社交媒體和明星網紅,活躍的社交平臺,可以吸引到一大波東南亞年輕人,與網紅或優質賣家進行合作,再實行部分廣告投放,或者是建立自己的站外社交平臺進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