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東南亞電商市場迅速崛起,受到不少賣家的關注,選擇入駐一個市場,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選好平臺,東南亞被大家知道的電商平臺就是Lazada和Shopee。
一,Lazada來贊達
在2012年成立于新加坡,是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擁有400萬日均訪問量和5500萬月均獨立訪問量,覆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國的網購愛好者;2018年3月,阿里追加20億美金投資,持股達83%,彭蕾出任董事長,Lazada完全成為阿里平臺,代替速賣通征戰東南亞市場。
Lazada平臺品牌戰略主要傾向于高端形象路線,更重視引導賣家突出自己的品牌,強調圖片的專業化,在品牌策略風格上與速賣通較為相似。
Lazada和Shopee物流時效都在10天左右, Lazada物流采用官方物流LGS,時效在10左右簽收。
Lazda店鋪分為三類:針對普通商戶的普通店,有自有商標和優質商戶的品牌旗艦店,適用于知名品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官方自營店(相當于速賣通那邊的邀請制的高平臺費的類目) 。
Lazada放款周期都較短,都是10天左右放款。而Lazada因為使用的都是官方物流,只要平臺檢測到物流妥投了,不需要客戶確認收貨,平臺就會給賣家放款。
由于兩個平臺的面向的市場一樣,主營類目也存在相似性。兩大平臺經營類目39%為生活用品,38%為電子品,7%為時尚商品;同時,倆大平臺的用戶,有60%~70%都是年輕女性。
Shopee店鋪也分成三類,按照店鋪考評數據晉升分為普通店,優選店,商城店。
一般開下來的店鋪就是普通店,后續賣家做好店鋪業績,各項指標達標后均可以申請成為優選店鋪。
總結:兩個平臺都處于上升期,也存在著不同的競爭,目前無法分出高下。從流量上看,兩個平臺均在東南亞市場站穩腳跟,其他平臺要想進入這個市場,怕是有點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