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圈的我們都清楚,現在國內電商不好做,大家紛紛轉做蝦皮。
蝦皮是東南亞的一個電商平臺,主要市場在東南亞6國,還有中國臺灣和巴西市場。
巴西市場雖然開通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但是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就獲得;額Google play購物類App下載量的第一名。
另外,shopee自成立到現在僅用5年的時間就能和阿里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lazada并肩,甚至在一些數據上超越了lazada,為什么蝦皮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發展的這么快,引來這么多賣家們的紛紛入駐?新手賣家加入還有沒有機會?
政策支持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我國還是國外,對跨境電商都是極力支持的。從中國電商的發展來看,現在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電商市場體系,而現在東南亞市場的現狀就仿佛十幾年前的中國市場,挖掘的潛力十分大,需要去開拓。
?
再加上東南亞市場本身的人口紅利,這給了許多想做跨境電商賣家希望。
?
東南亞在“一帶一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一帶一路”中貿易額排名的前十位中有6個國家屬于東南亞地區。
?
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總人口超過6億多,差不多是中國人口數量的一半,并且在東南亞市場中,年輕人居多,消費力足夠大。
雖然同中國相比,東南亞各國的GDP敵不過中國,但在人均GDP上,東南亞各國有很大的實力。就像新加坡和馬來的人均GDP都超過了一萬美元。
?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東南亞的互聯網也有很大的進步,在19年的時候,東南亞的互聯網滲透率就達到了60%,而且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各界的資本家都紛紛投向東南亞,可見東南亞市場備受矚目,都不想放過任何一絲機會。
?
這幾年東南亞地區的網民數量也在不斷的增長,有90%的用戶使用智能手機上網,且東南亞成為全球移動互聯網使用率最高的地區之一。而且據相關數據統計,東南亞是近幾年電商行業發展最迅速的市場。
?
前面我們說到不少的資本家紛紛把目光轉向東南亞市場,其實也是基于中國電商市場和歐美市場競爭的激烈性,競爭激烈說明這兩個市場不好做,所以大家不得不轉變方向。
不過東南亞市場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先有阿里巴巴布局的lazada,后來有騰訊的shopee,兩個平臺在東南亞市場的發展都可圈可點。
尤其是這幾年shopee的發展,從成立到現在不過5年的時間,就成為了東南亞市場中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另一個則是lazada,相比lazada的成立時間,shopee算是后者,可發展勢頭卻是很猛,在短時間內就有超過lazada的魄力。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兩者都有很強的發展力,哪個平臺好好做都能有不錯的收獲。當然了,前提是一定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個。
Shopee是一個C2C平臺,2015年在新加坡成立,國內的騰訊是shopee的大股東之一。起初專注于做都東南亞和中國臺灣市場,不過在去年新增了巴西市場,這樣下來總共有8個站點市場,機會又增加了。
入駐shopee的收費模式是傭金+手續費+廣告費。傭金是顧客在你店內完成交易之后平臺向賣家收取的傭金;
shopee于2019年1月1日開始針對賣家收取2%的交易手續費,該費用實際為需要支付給交易清算服務商的手續費,此前該部分費用一直由Shopee承擔;
廣告費則是你在平臺開通了付費廣告就會產生一定的扣費,不過不同的廣告,收費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像是關鍵詞廣告,開通之后,如果有客戶點擊就會扣費,如果不點擊就不會扣費,同一客戶點擊只收一次費用。
Shopee平臺的運營策略同國內淘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價格上的優勢十分明顯,平臺的銷售品類也在一步步的增加,慢慢轉變成全方面的電商平臺。
Shopee同十年前的淘寶相比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雄厚的資金支持,母公司是東南亞數一數二的游戲公司Sea,在市場上也是很有研究的。
(上面這張圖反映的是shopee在2016年-2019年之間的收入,從趨勢上我們就可以看出,shopee的增速特別快。)
成立于2011年,總部也是設立在新加坡,主要是B2C的運營模式為主。市場主要包括印尼,馬來,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和shopee的市場存在共同站點。所以小伙伴們在東南亞選品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shopee和lazada兩個平臺,畢竟都代表著東南亞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只要是能幫到選品的,能做的就肯定要去做的,題外話哈~)
Lazada的收費模式主要是傭金+廣告費,傭金大致在1%~4%之間,相比亞馬遜,速賣通等這些大平臺的收費還是很低的,這樣一來,感覺對新賣家也是很友好的。
雖然兩個平臺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是運營模式卻是完全不同的,通常會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平臺。
可是通過大數據會發現,選擇shopee的小伙伴還是占到多數,蝦皮平臺以門檻低和上手成功吸引了大家的關注,不過事實也是這樣。對于沒有經驗的小伙伴來說,首次接觸電商,shopee還是更合適一些,能盡快上手掌握實操,這樣做店也會更順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