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冠狀病毒疫情全球蔓延,多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其中韓國政府宣布將采取最大限度遏制措施,日本拉響疫情警報疫情如果無法控制京東奧運會將無法如期舉行,意大利,美國舊金山,德國選后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
冠狀病毒疫情如果海外國家沒有快速控制,導致蔓延無疑是2020年的一場全球性大災難,其中對全球經濟,貿易,線下消費都將是一場大寒潮,其中線下零售,餐飲,旅游,更是毀滅性打擊,!
目前中國疫情已經控制,國內依然有序開工;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全球對新冠病毒在中國境外傳播的擔憂加劇,日本、韓國、意大利和伊朗的感染病例大幅上升。除中國外,全球多地進入緊急狀態(tài),全球呈現(xiàn)爆發(fā)趨勢。
那么在這場大寒潮下,對跨境電商將會帶來哪些影響,小編回頭來看17年前的“非典”對互聯(lián)網乃至商業(yè)模式造成3點巨大影響:
(1)催生了互聯(lián)網電子商務的蓬勃發(fā)展;
(2)造就了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大互聯(lián)網零售巨頭;
(3)推動了新浪、搜狐、網易三大互聯(lián)網門戶的崛起。
今年疫情全民在家,叮咚買菜、每日優(yōu)鮮、盒馬鮮生等配送到家的各種相關業(yè)務訂單暴漲三到五倍,銷售數(shù)量快速增長。
各大配送平臺陸續(xù)推出的“無接觸配送”服務,將“人傳人”的幾率降到了最低,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戶和騎手在配送環(huán)節(jié)的安全。
足不出戶就能買到生活所需,還能避免與他人過多的接觸,這種消費方式也已經被人們所接受。研究表明,消費習慣的形成一般要4到5次的購買。所以說未來代購的需求潛力將進一步擴大。
由此可見,重大疫情的歷史重演,是危機同樣也轉機。疫情過后,消費者在短時間內都會害怕“面對面接觸”的購物方式,互聯(lián)網消費將會成為人們優(yōu)先選擇的消費方式。
那么此次疫情下,對跨境電商消費者,帶來哪些機會?
小編覺得:
首先:國內疫情已經基本控制,國內工廠企業(yè),制造業(yè),等務工人員返程大軍陸續(xù)到位,預計3月除部分疫情地區(qū)外,大部分恢復產能,中國制造將會全面恢復。
其次:眾所周知,以往
海外消費者主要購物方式是線下商場,超市,疫情來臨,線下購物將不在可能,那么線上消費者必將爆發(fā)式增長,同理“海外封城”線上購物,消費習慣
必將呈現(xiàn)幾何倍增,阿里,京東,叮咚,每日優(yōu)鮮,盒馬生鮮這些案例就在眼前!!!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跨境電商賣家如何抓住這個機會劃:
小編認為:
1.快速行動:電商永遠是快節(jié)奏,必須要快速布局,目前很多跨境電商賣家已經在行動,快速搶占類目流量,其中阿里巴巴全球3月將迎來十周年慶活動328大促,lazada平臺3月將會有327平臺大促活動。
2.全球布局:不要局限一點一面,全球覆蓋,如果說,全球多國沒有像中國一樣快速控制,那么線上購物全球必將爆發(fā)。
3.平臺選擇:建議選擇大平臺,因為其流量,資金回款,物流配套,平臺政策都有保障,中小平臺這個時候務必謹慎。小編推薦大家可以重點布局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
阿里巴巴:中國最大的跨境出口B2C平臺,成立至今已經9年,全球覆蓋230國家,海外買家1.5億,18種語言覆蓋全球。
阿里巴巴旗下LAZADA平臺覆蓋東南亞6國,東南亞最大跨境電商平臺。官網物流直接配送,平臺臺流量,全方位保障,幫助商家快速覆蓋全球。
4.好產品,更需好團隊:電商發(fā)展到現(xiàn)在,沒有專業(yè)的運營團隊,對市場差異,選品,營銷,視覺設計,流量,站外宣傳等等;好產品和好運營加上靠譜的平臺,三者相加才能有更大的爆發(fā)。
5.傳統(tǒng)B2B展會,OEM訂單工廠企業(yè),勢必影響,應該快速拓展跨境B2C市場,為企業(yè)開拓新航道。
危與機是相互的,從17年的非典,到今年的冠狀病毒疫情,對于電商企業(yè)來說都是歷史性的機會,抓住機會,轉危為機,待到疫情結束,行業(yè)必將大洗牌,勝者必將迎領潮流。
以上是小編,再此次全球疫情下,對于跨境賣家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能抓住這樣的機遇期,祝跨境生意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