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被刪已經過去整整兩周,已有賣家陸續恢復了review,但也有賣家至今還是光桿司令。
不是我小編話多,亞馬遜真的是一刻不停的搞事情。
光是清評還不夠,貌似 也要開始遭殃了。最近有不少賣家反映自己listing被擼下架,不知是被對手惡搞還是亞馬遜機器人出動。
據賣家說這是個手機膜,無公害產品,一直以來合規運營,這次突然就被刪了,難道姐夫又要整頓listing?
從以上可以看出,被刪的listing有以下特點:
1、產品質量不過關,有安全問題,用戶體驗不佳;
2、產品的實際用法與描述不一致。
亞馬遜最在意的畢竟是買家,因此小編猜測,如果listing的差評過多、產品被用戶投訴過多的話,會很難躲過被刪的下場。
在這種情況下賣家趁著可以免費移除庫存,把庫存移到,重新建listing,這樣亞馬遜還會給你新品流量,不過在此形勢下新品listing推廣要格外注意。
Listing上架前
在listing上架前的準備工作馬虎不得,因為這會很大程度的影響推廣的進程和效果。
上架前準備工作:
1、分析至少50個競品,包括每張圖片的拍攝角度,尺寸比例,對比度和高光方式,3D渲染,圖片要和產品BP描述相互呼應;
2、針對產品進行深度的關鍵詞調研。可以按照推廣類目的分類:產品主關鍵詞,副關鍵詞,引流詞,核心轉換詞,也可以按照詞性分類;
3、調研競爭對手關鍵詞布局,深入分析競爭對手的關鍵詞布局方式,記錄在廣告位置效果比較好的關鍵詞;
4、收集競爭對手的推廣方式;
5、產品描述大量穿插和布局前期調研的關鍵詞。關鍵詞的布局可以從大詞來引流,高轉化詞來形成點擊和訂單,通過分析關鍵詞的權重和轉化,建立流量漏斗模型。
Listing上架后
之前的做法是在listing上架后快速累積review,提高轉化率,然后在保障轉化的情況下開高廣告預算,引入大量高權重流量,配合測評,快速積累關鍵詞權重,結合LD和站外一些deal拉升類目銷量排名。
但現在這嚴打形式下,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宣告新品失敗,說不定還會搭上店鋪。那現在應該怎樣怎樣安全推廣產品呢?
1、安全獲取review,上架后快速積累,在流量紅利期提升排名,增加銷量。
2、有條件的老鐵們可以考慮參加“”,獲取review。
3、先做基礎銷量,再推關鍵詞排名。基礎銷量上升之后,類目流量會增加,因此會有更多的推薦和匹配流量,在review增加到一定數量之后,做關鍵詞排名。可以根據情況做一個關鍵詞矩陣,讓排名和流量跟著節奏走。
4、通過軟件跟蹤競爭對手的價格和數據波動、Review和Rank增長情況,查出對手做了哪些站外引流和站內活動,找到他們做活動的站點對自己產品做相應推廣。
5、建議放大類目,增大曝光,獲取更多的流量;但如果你的產品屬于超級大紅海,比如亞馬遜吉祥三寶,那就應該放在一個相對適中的類目,否則容易石沉大海。當流量上來之后,配合轉化率的提高,再調節類目,爭取Hot New Released和BSR。
6、核心詞引流詞和核心轉化詞相互配合。亞馬遜有兩個排名機制,一個是關鍵詞排名,一個是Sale Ranking,亞馬遜根據銷量的實時排名。而這兩種次是有差異的,所以需要配合使用。
7、新品Listing上架期間會有流量扶持期,只要listing處于active狀態,并且有搜索和點擊行為的數據波動,亞馬遜就會開始計算這個周期。在流量扶持期間,小可愛建議在前三周針對亞馬遜核心算法考核指標,打爆這個產品,否則推薦流量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減少,最后石沉大海。
8、控制新品推廣期的節奏,做好階段性項目推廣計劃,新品推廣期一般會制定28天,45天,60天詳細的站內外推廣計劃。
當然,以上所有的前提是有一個好的產品。畢竟現在已進入“產品為王”時期,文章開頭提到listing被刪事件中,多半是賣家投訴產品質量不好、體驗不佳等產品因素造成的。
所以,將新品做出差異化,使其更具競爭優勢是小編重點建議的。新品的差異化可以從價格、包裝、外觀、功能、服務這五方面著手。
只要與眾不同,你就可以比腰間盤更突出,比陳獨秀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