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歐洲理事會成員共同出席此次會晤,并就加強中歐合作、知識產權等方面進行了磋商。?
李克強表示,中國政府致力于營造良好的中歐營商環境,對中外企業采取一視同仁的態度,堅決制止、也不允許強迫轉讓知識產權的行為。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中國當局將加大懲罰力度,加倍懲罰,李克強說:“對惡意侵犯知識產權的,罰到他傾家蕩產。”
知識產權是企業新型的無形資產,而且在當下的電商發展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具體來說,知識產權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專利: 發明,外觀;
: 文字,圖標;
版權: 文字,圖片。
在初期,知識產權并不為商家所重視,但隨著侵權事件的不斷發生以及侵權帶來的巨額賠償,讓眾多賣家開始對知識產權產生一種莫名的重視與敬畏。
2015年平衡車的火爆讓眾多中國賣家積極囤貨“押寶”歐美圣誕,然而,亞馬遜平衡車事件爆發,一夜之間平臺所有產品被下架,導致近100萬臺的庫存無法正常銷售,價值4億美元(約合25.91億元人民幣),凍結資金可能超2億美元(約合12.96億元人民幣),相關外貿公司將無法無法正常運作損失達5億人民幣,直接影響從業者超10萬。
除了平衡車事件,還有去年的,侵權事件爆發之后,所有人都被迫下架了外觀侵權的產品,許多賣家損失慘重。
然而,時至今日,還是有侵權事件不斷發生,而侵權類型也涉及專利、商標、版權的各個方面,如果賣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侵權,而且更可氣的是,時不時的GBC等律所就會釣魚執法,打賣家一個措手不及。
此次,中歐就合作、知識產權進行磋商,李克強總理提出加大力度懲罰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意見可能短期內會給一些賣家帶來陣痛,但從長期來看,它無疑是有益的,它不僅會潛移默化地把知識產權根植在賣家的心里,也將幫助中國商品更好更長久地贏得全球市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