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匯率在6.8關口震蕩了幾日后,于8月3日強勢猛攻,一度逼近6.9關口,攀升至6.8972。
具體走勢如下:?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迅速上漲,3日下午突破95關口,而之前美聯儲對美國經濟的樂觀評估,以及國際的貿易局勢,再度趨緊提振美元。
8月3日,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快速貶值的情況下央行終于出手,時隔不到一年央行再次決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將遠期售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消息一出,人民幣匯率瞬間拉漲超500基點,收復6.83關口,而美元兌人民幣的即期匯率也以6.8270收盤。
除此之外,備受市場關注的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意外爆冷,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15.7萬人,刷新2018年3月以來新低,遠不及預期的19.3萬人,對美元形成利空,阻止美元指數上漲。
分析認為,美元受挫下跌一方面由于非農數據爆冷,另一方面也與央行將遠期售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20%有關。
無論是非農數據爆冷,還是央行將遠期售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20%,都會對美元造成壓力,對美元匯率上漲形成阻礙,至于美元匯率能否在年內突破7,雖說只有一步之遙,但仍然阻力重重,很難達到。
德意志銀行近日就將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年底預測價從6.8下調至6.95,近期一些機構下調了對年內人民幣匯率的預測,但直接下調到7以下的仍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