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領域,亞馬遜跟微軟廝殺厲害,在微軟新財報中它的云計算業務再次保持很好的同比增長,外界也期待亞馬遜這次的財報業績能否讓資本市場滿意。
10月25日,電商巨頭亞馬遜對外發布了新一季度的財報。根據財報業績來看,它的營收為700億美元,同比增長24%,高于市場預期;凈利潤為21億美元,同比下滑26%。由于第三季度凈利潤低于市場預期,導致亞馬遜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下跌近7%。
今年亞馬遜的股價表現不甚理想,今年迄今上漲14.7%,低于標普500 ETF (SPY)
2019年17.1%的回報率。同時它也遜于一些FAANG股票,FAANG的股票包括Facebook、蘋果、Netflix和谷歌,其中Facebook今年的回報率為32.3%,蘋果、Netflix和谷歌的回報率分別為43%、1%和14%。
今年亞馬遜股價漲幅不大,主要還是在于營收跟凈利潤這兩個核心數據的表現低于市場預期。目前亞馬遜的業務版圖還是挺龐大,除了主業務電商仍然為它帶來很高的營收來源之外,云計算成為它的營收增長新動力,只是我們也從財報中看到云計算業務增速有所放緩。美股研究社通過解讀亞馬遜的這份新財報,從業務發展的角度來預測它在下個季度的表現。
凈利潤為21億美元同比下滑26% 云計算營收為90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
此前,亞馬遜對2019財年第三季度業績作出了如下展望:凈銷售額預計將會達到660億美元到700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17%到24%;運營利潤預計將會達到21億美元到31億美元之間,相比之下2018年同期的運營利潤為37億美元。從這個預期來看,亞馬遜在這個季度的凈利潤表現并不是很好。
根據Q3財報來看,亞馬遜第三季度營收為700億美元,與2018年第三季度的566億美元相比增長24%;凈利潤2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9億美元下滑了26%;攤薄后每股收益4.23美元,而去年同期為5.75美元。受財報發布后的影響,截止文章發稿,亞馬遜的盤后股價為1660.50美元,盤后跌了6.75%,市值為8808.74億美元。
對比上個季度的財報業績來看,亞馬遜的環比增速表現也并不是很好。報告顯示,亞馬遜第二季度凈銷售額為63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29億美元增長20%,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21%;凈利潤為26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25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為5.22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5.07美元。
按照地域劃分,亞馬遜北美部門(美國、加拿大)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426.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43.48億美元增長24%,增速高于上一季度的20%,但低于去年同期的35%。
亞馬遜國際部門(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和中國)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183.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5.49億美元增長18%,增速高于上一季度的12%,高于去年同期的13%。
WS云服務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89.9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6.79億美元增長35%,不及市場預期的91億美元。
在現金流方面,亞馬遜過去12個月營運現金流增加33%,達到353億美元,而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營運現金流為266億美元。相比之下,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增至235億美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為154億美元
第四季度財報預測,亞馬遜預計其營收為800億至865億美元之間,較2018年第四季度增長11%至20%。運營收入預計在12億至29億美元之間,而2018年第四季度為38億美元;
從亞馬遜的這份財報來看,美股研究社看到核心數據的增長已不如往日的增速亮眼,一定程度上也在反映出在經過一輪高速增長期之后,亞馬遜的核心業務也進入增速放緩的困境。對于科技巨頭來說,他們的業務在行業內已經樹立很強的競爭力,但對于投資者而言,他們對于亞馬遜的增長要求只會提高,但根據目前的財報來看,亞馬遜可能在下個季度的財報業績也面臨不小的增長壓力。
亞馬遜云計算業務增速放緩已是事實 一日達業務成本上升擠壓凈利潤
一直以來,科技巨頭亞馬遜為投資者貢獻了不少的財富,該股在過去五年中上漲了450%,過去十年的回報率為1700%,在科技股當中亞馬遜能夠實現這樣的回報率確實是很強悍。然而,今年亞馬遜的股價似乎失去不少增長動力,接連發布的幾個季度財報都致股價有所下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它產生一些動搖。為何亞馬遜在這個季度的財報業績未能讓投資者滿意?
1、 亞馬遜云計算業務增速放緩,同比增速已經不敵微軟跟阿里
這個季度,AWS云服務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89.9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6.79億美元增長35%,不及市場預期的91億美元。這次AWS云服務的營收增速創下5年多以來的最低值,增速再次放緩。
亞馬遜的云計算業務仍然給它貢獻了不少的營收,但對比之前幾個季度的營收增速來看已經放緩不少,這對于亞馬遜來說確實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近年來,亞馬遜從其云計算業務AWS的增長中獲益匪淺。第二季度,AWS在亞馬遜營業利潤中再次占據了巨大份額,當季營業利潤為21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業利潤的三分之二以上。
一旦,云計算業務的營收增速放緩,這也會意味著亞馬遜的營業利潤會縮水。對于投資者而言,在亞馬遜的云業務上自然會拿它跟微軟、阿里、谷歌進行博弈。此前市場分析機構KeyBanc資本市場的分析師Ed
Yruma本周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隨著谷歌和微軟發力云計算,投資者對AWS增長和利潤率趨勢線的敏感度可能會在2020年提高。
根據微軟最新發布的財報來看,它的云計算業務還是保持了不錯的增速,其中商業云同比增長超過36%;阿里在Q2季度云計算業務繼續保持增長,營收為56.67億元,同比增長90%。當下,盡管亞馬遜的云計算業務在全球仍然占據不少的市場份額,但我們同樣也看到占比是有所減少,這也意味著其它科技巨頭還是有在一點一點的瓜分亞馬遜的市場。
2、 亞馬遜Prime會員貢獻不少的營收,但推一日達致投資成本水漲船高
對于亞馬遜來說,推出Prime會員模式給它帶來不低的營收回報。目前,亞馬遜Prime會員數量已經超過1.01億。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亞馬遜62%的美國用戶為Prime會員用戶。相對于亞馬遜非Prime會員美國用戶每年600美元的支出,Prime會員美國用戶每年要在亞馬遜網站平均花費1400美元。
從會員的這個支出規模來看,亞馬遜借Prime不僅增強了用戶的黏性,而且借會員模式能夠給它帶來更多利潤上的回報為了更好的滿足Prime會員,亞馬遜在第二個季度的投入$8億,擴大Prime一日達的范圍,實際投入預計超過$8億,預計投入將繼續加大。雖說這一配送形式能更好的服務會員,但根據財報成本支出來看,目前一日達還是需要亞馬遜投入不少的成本。
亞馬遜在過去兩個季度中,每個季度都花費了超過8億美元,將其免費當日達計劃擴展到更多產品和地區,并表示在第四季度將再投入15億美元,以擴大其倉庫占地面積和產品選擇范圍。物流配送是一個線下重資產的環節,對于亞馬遜來說在這方面前期肯定還是要投入不少,正是因為這項業務還是處于發展的初期,因此,亞馬遜在這個季度的凈利潤的減少部分原因也是受到一日達成本支出的影響。
在互聯網行業,亞馬遜的地位跟實力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何它能夠一直備受資本市場的青睞,只是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同樣看到亞馬遜的增長同樣面臨不小的增長壓力。對于亞馬遜來說,要想繼續維持高增長的需求,仍然需要它在其它新業務上挖掘新一輪的增長點。
亞馬遜押寶印度市場重點發力電商 入局流媒體拓展更多廣告營收
盡管這個季度的財報并未給投資者帶來很高的期待,但這還是沒有影響到亞馬遜的根基。此前,跟蹤亞馬遜的分析師仍看好該股,在47名分析師中,43人建議"買入",3人建議"持有",1人建議"賣出"。分析師預計未來12個月的平均目標價為2,301美元,較當前價格有33%的上漲潛力。眾多分析師仍然看好亞馬遜的背后,其實這與它在新業務的布局密切相關。
1、 亞馬遜加大在印度市場發展電商,新市場的增長潛力備受期待
對于亞馬遜來說,電商業務仍然是它的重要營收支柱,雖說在北美市場的增長有所放緩,但在國際市場仍然具有很大的增長爆發力,其中印度市場就是一個重要的市場。目前,亞馬遜在印度市場的累積投資達到60多億美元,在收購方面,貝索斯先后拿下了印度第二大零售連鎖店
Future Retail 旗下 Future 49% 的股份。
為了進一步提高在物流方面的競爭力,配送服務方面,亞馬遜在Telangana推出面積超過1858平方米的送貨站。而在海德拉巴有三個配送產品點,存儲空間超過9萬立方米,以及兩個分揀中心,處理能力為9290平方米。正是憑借這一波組合拳,亞馬遜提升了它在印度電商占據的市場份額。
2、 亞馬遜正式入局流媒體,借Prime Video拓展新的廣告營收途徑
當下,流媒體行業正成為巨頭廝殺的重要戰場,隨著亞馬遜的入局,它也試圖想要搶奪這個市場的紅利。目前,亞馬遜已經推出Prime
Video服務,消費者每月可以向亞馬遜支付8.99美元的服務費,這明顯比Netflix最受歡迎的計劃便宜,每月費用為12.99美元。它也低于Hulu的無廣告服務,每月收費11.99美元。
雖說有推出付費形式,但Prime
Video對大多數觀眾的成本幾乎是免費的。它僅僅是Prime服務的附加產品,對于亞馬遜來說本身它的Prime還是很忠誠,推出流媒體服務其實也是在電商業務上的進一步拓展,為了轉換Prime會員為Prime
Video服務,亞馬遜也加大了在內容上的投入。目前,日本已經成為亞馬遜向Prime訂閱者(美國,英國和德國)免費提供Prime視頻流的第四個國家,通過提供免費視頻可能帶動亞馬遜在廣告業務上有更大的營收增長。
3、 亞馬遜積極推動實體零售的布局,通過收購完善它在線下的版圖
在實體零售領域,亞馬遜的拓展一直沒有停下來。自2018年初亞馬遜()無人商店Amazon
Go正式開張后,至今仍持續展店中,除了無人商店之外,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還在印度收購了該地區的第二大實體超市連鎖"Future零售"的部分股份,獲得了對方覆蓋全印度的兩千多家超市或零售店的銷售渠道。
近日,亞馬遜完成了在醫療保健領域的第二次收購,收購了一家名為"健康導航"(Health
Navigator)的初創公司。這也是亞馬遜在醫療保健領域的第二起收購,亞馬遜去年斥資7.53億美元收購了PillPack,從而進入了線上處方藥銷售市場。從亞馬遜在實體零售的布局來看,其實它是處于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畢竟盲目的擴張可能會導致它的成本增加。
根據亞馬遜這次的財報來看,雖說增速有點讓投資者失望,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家科技巨頭的整體實力還是很強大,亞馬遜的"飛輪效應"還是有在發揮它的競爭力,這也是為何它還是能夠穩穩的獲得不少分析師的信任。對于亞馬遜來說,Q4季度能否為投資者交出一份滿意的財報,美股研究社會繼續跟進關注。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