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新冠疫情改變的外貿格局中,出現了一個閃光點,那就是跨境電商的崛起。
01、2020跨境電商出口情況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69萬億元,增長31.1%。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進口0.57萬億元,增長16.5%。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驗放進出口清單達24.5億票,同比增加63.3%。
全國共新增46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另外,根據商務部最新的數據,截至目前,跨境電商數量超過1800個,2020年一年增速就達80%,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
具體到幾個外貿大省的跨境電商發展情況:
目前廣東地區跨境電商以出口為主,全國70%以上的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通過珠三角地區銷往世界各地。在全球經濟受疫情重創之下,2020年廣東跨境電商貨物貿易收支逆勢增長。2020年全年,廣東跨境電商貨物貿易收支310億美元,同比逆勢增長31.9%。
2020年,浙江省跨境網絡零售出口額1023億元,同比增長31.6%;其中,金華市、杭州市、寧波市3地居全省前三名,占比分別為46.4%、23.1%、11.7%,占全省跨境網絡零售出口的81.2%。從分行業數據來看,服飾鞋包、家居家裝、3C數碼等3大行業居全行業網絡零售額前三名,占比分別為32.4%、19.7%、14.7%,相當于全行業網絡零售額的66.8%。數據顯示,2020年,浙江省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491.1億元,增長65.1%,其中,出口127.0億元,增長441.5%;市場采購方式出口2977.6億元,增長14.6%。
江蘇省目前有蘇州、南京、無錫、徐州、南通、常州、連云港、淮安、鹽城、宿遷十市入選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20年7月,依托國際站平臺,南京艾普太陽能出口捷克的太陽能熱水器配件順通關,首開“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報關先河。
山東省則在2020年制定印發5個綜試區、2個市場采購試點實施方案,出臺《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提升發展行動計劃》,爭取納入跨境電商“9710”“9810”出口試點,舉辦“山東跨境電商生態大會”,加快推進市場采購貿易全國通關一體化。2020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366.2%,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增長84.5%。
02、跨境電商出口市場
受疫情影響,全球電商行業在2020年來了一次大逆襲。盡管全球零售總額下降3.0%,世界各地開始出現衰退狀況,但電子商務在2020年的表現仍好于疫情暴發前的預期。
據預計,2020年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27.6%,將遠遠超過4萬億美元。
歐美仍是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的主要傳統目標市場。
據Digital Commerce 360估計,2020年,美國零售電商銷售額達到8611.2億美元,同比增長44%,占零售總額的21.3%。這是至少20年來美國電商最高的年度增長。據預計,2020年亞馬遜占據美國電商市場31.4%的份額,低于亞馬遜2019年的43.8%。這可能是其他大型競爭對手在2020年取得了增長。
而目前歐洲國家電商滲透率已達79%,這一數據僅次于北美地區的81.5%,高于亞太地區平均水平。同時,根據麥肯錫2020年9月的調查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60%以上的歐洲消費者開始嘗試新的零售渠道。人們的消費習慣加速向線上遷移,這無疑將推動歐洲電商市場規模的進一步壯大。根據Ecommerce Europe的數據,2020年年底,歐洲電子商務市場達到7170億歐元,較去年增長12.7%。
東南亞消費者也因疫情的影響,購物習慣在過去一年發生了巨大轉變。由谷歌、淡馬錫與公司聯合發布的權威報告《2020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中提到,在疫情期間各地封城政策影響下,實體商店業務備受打擊,而與之對應的東南亞電子商務,卻成為了陰霾之下的一道亮眼增長線。報告稱,2020年,東南亞消費者電子支付總交易額達6200億美元。
自從1月份疫情在馬來西亞蔓延以來,馬來西亞的某些類別的產品在線銷售量增長了800%,新加坡超過80%的消費者已轉向便宜的雜貨品牌。目前,這種變化及影響在整個東南亞地區已經變得非常明顯。在印度尼西亞,有55%的購物者表示,他們現在在線購物的頻率比疫情開始時更高, 而近70%的菲律賓人至少在購買食品雜貨等產品時已經轉向在線購物。
而在拉丁美洲,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拉美地區電子商務銷售額明顯增長,達到849.5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19.4%。預計到2022年,這一數字將突破1000億美元。分析認為,線上銷售將成為拉美零售業的主要形式之一,未來地區國家至少25%的零售訂單將在線上完成。
eMarketer跟蹤的32個拉美國家和地區當中,阿根廷的零售電子商務市場增長最迅速,增幅達79%,巴西增幅為35%,居第四,墨西哥增長27%。另有統計顯示,疫情防控以來,巴西電子商務應用程序的安裝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9.3%,其次是智利增長58.5%,秘魯增長29.4%。49%的受訪者表示疫情防控期間增加了網購開銷,其中17%的人是首次嘗試網購。
03、跨境電商出口政策支持
2020年6月13日,海關總署對外發布公告,決定在北京、天津、廣州等10個地方海關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監管試點。
新規明確:
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710”,簡稱“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適用于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的貨物;
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810”,簡稱“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適用于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的貨物。
跨境電商企業或者委托的代理報關企業、境內跨境電商平臺企業、物流企業應當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或“互聯網+海關”向海關提交申報數據、傳輸電子信息,并對數據真實性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應當符合檢驗檢疫相關規定。
2020年8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稱,在前期各城市試點的基礎上,自9月1日起,增加上海海關、福州海關、青島海關、濟南海關、武漢海關、長沙海關、拱北海關、湛江海關、南寧海關、重慶海關、成都海關、西安海關等12個直屬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
針對B2B出口:
1.對于不涉及的出口B2B低值貨物,注冊企業可通過“單一窗口”按6位HS編碼以簡化申報模式向海關申報電子清單。
2.海關對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可優先安排查驗。
3.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適用全國通關一體化,關區內企業可以選擇向屬地海關進行申報,貨物在口岸地海關進行驗放。
4.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和退貨貨物可按照“跨境電商”類型進行轉關。其中,跨境電商綜試區所在地海關且通過跨境電商出口統一版系統申報的,可將貨物品名以總運單形式錄入“跨境電商商品一批”,目前廣州、佛山、肇慶等跨境電商綜試區海關適用該批量轉關政策。
此外,2020年,海關將跨境電商B2B出口和跨境電商進出口退貨納入通關服務保障范圍。通過保障B2B出口通關時效,進一步支持企業拓展電商批量出口業務,幫助中小微企業進一步降低成本,讓消費者“放心買”,出口企業“放心賣”。
2020年12月21日,上海海關成功放行首票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退貨商品,標志著上海口岸打通了高效、安全、快捷的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出口9610)退貨渠道,實現了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商品出得去、退得回。
04、跨境電商前景展望
中國跨境出口電商持續高速增長背后是海外電商的快速發展。更多的境外消費者采用電商來進行消費,海外電商處于發展紅利期,線上業務增長迅猛。
據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發布的《2019全球跨境電商發展報告》指出,目前全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預計到2021年,網絡零售將達到4.878萬億美元,占全球零售總額比重將達17.5%。其中,亞太地區發展是先行區,2021年占全球網絡零售額的比重將接近70%。
而根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月13日共同發布的《企業海外發展藍皮書:中國企業海外發展報告(2020)》,受疫情在全球市場蔓延的影響,“宅經濟”在全球范圍內迅猛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跨境電商的快速成長,預計在2020年全球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突破10000億美元,年平均增長速度高達30%,遠遠高于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
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焦點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