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亞馬遜對于行為的懲處是有目共睹的。當刷單成為禁忌后,許多賣家也開始合規運營操作。為何一大批賣家賬號被關停?有大部分賣家都不清楚自己的賬號為什么被關停,自己沒有刷單卻被亞馬遜下架了,是亞馬遜又bug還是封號潮又襲來?
一、無故被下架listing,實為亞馬遜系統誤判?
近日有一批賣家表示,收到亞馬遜的刷單警告,并被下架了listing。賣家急了:“確實沒有刷過單,亞馬遜卻非要逼我供出刷單信息,嚴刑逼供我也供不出呀!”這一波實在是太冤了!

圖片來源于微博截圖
圖片來源于微博截圖
郵件顯示下架原因為刷單,若要刪除警告并恢復listing,則需要提供以下信息:

圖片來源于賣家收到的郵件
詳細描述發布或獲取違禁客戶評論的所有方法,提供為獲取違禁評論或操縱評論雇傭的第三方的聯系信息、刷評買家賬戶信息及刷listing,并提交一份詳細的計劃,說明未來如何防止評論違規。
不少賣家紛紛表示, 最近身邊朋友好幾個沒刷單的,也遇到了操控評論的,其中部分賣家listing被下架,另一些則是單純被警告。業內人士分析,這次部分賬號被警告事件大概又是機器人掃號,此前的掃號中就不乏賣家被“誤殺”。
不僅如此,還有不少賣家因為亞馬遜的誤判,被指濫用了亞馬遜的服務,導致賬號被關停,而且規模還不小。最后幸好亞馬遜也表示只是誤判,賣家虛驚一場!
二、賣家注意!同行的惡搞小動作
有一位賣家猜測,可能是競爭對手給刷單了,找了服務商查了,才發現是被競爭對手給刷了差評。隨著旺季到來,同行的惡搞小動作也逐漸增多,讓人不免頭疼。
旺季臨近,最怕遇到同行惡搞。listing下架雖不及封號致命,但若不能及時脫身,銷售計劃被打亂,分分鐘錯失爆單機會。
無良同行最慣用的惡搞手段
A.惡意投訴侵權:知識產權政策是亞馬遜不可觸碰的底線,向來都是“寧殺錯不放過”,收到投訴二話不說先下架listing。無良同行深諳此道,變著花樣發起惡意投訴。其中,最常見也最讓賣家畏懼的是惡意投訴版權侵權。
B.惡意投訴套路:將賣家listing復制粘貼到自建站,抹去品牌logo,然后以此向亞馬遜投訴版權侵權。將賣家的US站點信息復制到其他站點建,然后以此投訴版權侵權。
C.惡意添加敏感詞:亞馬遜對于敏感詞乃是全方位管控,一旦出現,便是listing下架變狗伺候,賣家對此也是謹慎再謹慎。但千防萬防,還是防不住競爭對手惡意添加敏感詞,許多賣家都有過被惡意篡改listing的遭遇。
D.惡意投訴套路:賣家假裝是品牌所有者,向亞馬遜舉報其他賣家的產品造成侵權,虛假侵權舉報,面對這種情況亞馬遜可能會暫停疑似侵權的產品,直到品牌持有者聯系亞馬遜確認該產品。
旺季臨近,賣家最好控制一下手頭的刷單測評工作,千萬不要觸及亞馬遜的政策規定,賣家們應該把心思花在產品和客戶身上,這才是最主要的。你們怎么看?有想法的讀者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給一點意見。
(原創:跨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