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說:“社會上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對中國制造來說,一股遍及全球的線上化采購需求,如涓涓細流匯成江海,正通過跨境電商這一平臺強勁襲來,創造出新的機遇和空間。
在中國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制造業是開放度最高、競爭力最強的產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加工貿易,貼牌生產;進入21世紀,一批有實力的大企業或出海投資,或跨國并購,華為、海爾、海信、格力等一批中國品牌走向了世界;而在最近十幾年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興起后,在以亞馬遜為代表的全球化電商提供的站點上,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選擇用自己的品牌,直接與全球消費者溝通,直接參加“奧運會”“世界杯”,出海打天下,其中不僅有小米、OPPO、vivo、李寧、安踏、波司登等規模企業,也有大量創新企業、中小企業——它們正在開啟“微型跨國企業”之路,即在規模很小時就胸懷世界,做天下的生意。
來自嘉興的羽絨服品牌Orolay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9年前,這家在國內還不為人所知的品牌通過亞馬遜跨境電商進入北美市場,在短短數年間就獲得了當地消費者的喜愛,甚至因為紐約網紅和明星們的追捧而掀起一陣消費風潮。現在越來越多這樣的國產品牌正在受到外國消費者們喜愛。
可以說,中國制造的一個新時代已經開始。如果說過去是“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時代,現在,是“讓世界愛上中國品牌”的時代。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以45.7%的世界專利申請量、54%以上的全球申請量以及55.5%的世界外觀設計量名列世界第一。
還有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申請的總數不足3萬,2021年達到近23萬個,而來自美國本土公司的商標申請總數為94萬個,其中還有中國企業在美國開設的實體公司的申請。
消費新世界里,雨后春筍般,長出了越來越中國的新品牌。這些中國品牌擁有著改變世界的潛力。
二、今天和未來的全球家庭消費場景
“中國制造賣全球”,這一趨勢是在2001年中國“入世”后逐漸顯現,并加速發展的。
一個人們熟知的故事是,2004年圣誕節,美國消費者薩拉(Sara Bongiorni)發現,39件圣誕禮物中,“Made in China”的有25件。與此同時,家里的鞋、襪子、玩具、臺燈也統統來自中國。如果沒有中國產品,能否生存下去?她突發奇想,從2005年1月1日起帶領全家開始嘗試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日子。
薩拉的這段經歷后來出版成書,題目是《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中譯本標題是《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一個美國家庭的生活歷險》,其結論是:“中國制造的產品已經無處不在,不管你多么努力,你都不可能躲開它們,因為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2006年元旦,薩拉全家很高興地與“中國制造”重修舊好。
十幾年過去了,今天,如果薩拉再寫她的生活歷險,有可能是這樣的:每天她會帶著Soundcore品牌的耳機聽音樂,看著TINECO品牌的智能無線吸塵器在屋子里跑來跑去,桌子上的充電器是Anker品牌的,要到外面清理花園,她穿上Orolay品牌的大衣,拿起了WORKPRO品牌的電動工具……。
這些英文注冊的品牌,其實都來自中國企業,如深圳的創新,蘇州的科沃斯,嘉興的子馳貿易,杭州的巨星科技。
2005年前后薩拉一家的消費,離不開“中國制造”,但很多品牌并不是中國的,不少“中國制造”是為國際品牌代工。而現在,薩拉一家的消費,有些產品的產地不一定在中國,可能是“Made in Vietnam”,但品牌是中國企業的。
此外,薩拉一家可能還在用GEA洗衣機,Gorenje電冰箱,Toshiba電視,這都是歷史悠久的國際品牌,但薩拉可能不知道,這些品牌的所有者不知不覺已經變成了中國企業,如海爾、海信、美的。
薩拉的孩子還喜歡玩游戲,最近他最喜歡玩的是Genshin(《原神》),是上海一家叫米哈游的游戲公司開發的。2021年全球有8款手游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Genshin排第三。
以上關于薩拉的消費場景是虛擬的,但事實上,這就是今天和未來相當長時間全球很多家庭的場景:中國品牌越來越多了!
三、“品牌出海”的五大理由
品牌是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是消費者感受的總和。中國制造從“產品出海”走向“品牌出海”,將為全球消費者開啟充滿活力的新的“大航海時代”。這一時代的來臨,是有著充分理由的。
首先,今天的中國制造,不僅保持了過去的性價比高、響應力強、交貨及時等優勢,而且充分利用了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方面的工程師優勢,把科技和消費相結合,創造出了在質造、智造、創造等方面“新、酷、好”的新優勢。今天,相當多的中國產品都代表或者定義了新的品類、品種,不再只是拷貝者,而是創造者。
例如,中國的掃地機器人,在LDS激光導航算法技術方面,在“3D雙線結構光+AI避障”策略方面實現了全球領先,在某種意義上是把在無人機、自動駕駛、雙目立體視覺等方面的前沿技術應用到家庭自主清掃的場景中。這樣的產品和過去的吸塵器有著巨大區別,讓不少歐美消費者眼前一亮。
又如,中國的按摩椅搭載高智能的芯片,集3D勁感按摩機芯、壓感式檢測定位、石墨烯溫感SPA等于一體,還使用了個性化的智能交互、AI健康管理等工具,可以基于用戶身高、體重、睡眠、壓力、運動等多項指標,智能推薦最佳按摩程序,產品越用越聰明,用戶越用越離不開。
家用電器、消費電子是中國制造的代表性產品,近年來接入AIoT技術后,智能化、互聯化特征日漸凸顯。如中國的智能電飯煲可以掃碼識別米種,進行口感調節并根據食譜自動制作不同食物,中國的智能投影儀支持遠場語音,可以直接通過語音遙控。
所有這些都表明,從產品力角度看,中國制造具備全球競爭力,這也是走出去的根基。
其次,在中國制造大軍里,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熱愛創新、有國際化視野的新一代創業者、企業家,他們立足中國供應鏈優勢,選擇了“建立自有品牌,在研發和品質上下功夫、在消費者體驗上追求高價值”的道路。
如Orolay背后的子馳貿易公司,2012年8月在嘉興平湖成立,成立伊始就專注品牌而非發展代工。創始人邱佳偉說:“只關注人力和物料等成本控制是代工企業的通病,而要打造品牌就要轉變思路,不僅要考慮成本,更要考慮如何讓產品更好地迎合消費者,做創新開發,提升工藝、面料和質量。”他們也走過彎路,一開始漫天撒網,最多時上了100多個不同款式的羽絨服,但沒有亮點。邱佳偉在最困難時不得不抵押了房子給員工發工資。他們90%的人員都投入到產品設計、研發、質控質檢和供應鏈管理上,毅然下架了幾乎所有產品,只保留了一款銷量最好的,隨后從工藝到面料進行了10多次改版、升級,終于打造出了“”。2020年10月,亞馬遜會員日促銷期間,orolay兩天賣了1萬件羽絨服,被稱為“ coat”。
又如TINECO(添可),其母公司科沃斯在家庭清潔行業深耕多年,常年做貼牌和代工,2018年決定出海,決心做自己的品牌,在美國亞馬遜開了品牌旗艦店。當時市場上的大牌有Dyson、Shark、Bissell、Hoover等。他們從一個“單點創新”切入,在吸塵器上做了一個sensor(感應器),有灰塵進來sensor就能感覺出來,灰塵比較多的地方sensor還可以將吸力加大。這個技術對用戶的價值在于,地面到底臟不臟,機器知道的清清楚楚,消費者不用盲目吸塵。App上還有一個counter,讓用戶知道吸塵器到底吸了多少灰塵。這一創新讓添可一下子獲得了識別度和口碑。原來清潔類產品三、四年換一代,TINECO進來后一年就有一代新品。經過三年多努力,在一些國家的亞馬遜吸塵器和洗地機品類里,第一還是Dyson,第二就是添可了,Shark、Bissell、Hoover的均價還沒有添可高。
TINECO添可創始人錢東奇說,中國需要更多實力強大、有科技含量的企業,做OEM、拼價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還必須要拼創新和品牌對消費者的黏性。“怎么做?產品永遠要領先,加上品牌和銷售渠道,三個油門要同時踩,不能有一個放空。”現在,添可已經入駐了亞馬遜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等站點,并包攬多項地面清潔品類最暢銷單品。
中國“品牌出海”的第三個理由是,海外消費者從線下向線上的遷移正在加速,電商滲透率不斷提升。2019年,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網購滲透率均低于20%,發展中國家由于4G通訊落后,網購滲透率更低。但新冠疫情后,海外的線上消費粘性不斷提升,消費習慣的培育期不斷縮短。據Statista和的數據,2020年美國消費者對網上購物興趣大幅提升,47%的消費者表示對網絡購物更感興趣。
根據海關統計,去年上半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貿易額同比增長44.1%。從交易規模和包裹量看,跨境電商已經步入具備規模效應的成長期,其體量已經足夠支撐的管理和技術升級。從增量趨勢看,跨境電商出口未來五年有望保持30%的增速。
中國“品牌出海”的第四個理由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把跨境電商作為外貿的新增長點,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探索跨境電商交易全流程創新,鞏固壯大一批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和優勢產業園區;支持跨境電商企業打造要素集聚、反應快速的柔性供應鏈;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營銷體系。
跨境電商最早興起于沿海城市,2015年國務院同意設立中國(杭州),是全國第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的第二批12個跨境電商試驗區,除了沿海城市如天津、上海、廣州、大連、寧波、青島、蘇州、深圳外,還增加了重慶、合肥、鄭州、成都等內陸城市。到目前全國已經有105個試驗區。
以鄭州為例,2020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共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近1.4億單,貨值約1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1.72%和62.01%。這樣的增速是做常規外貿無法想象的。跨境電商的發展讓廣大內地有了一條快速出海的便捷路。
中國“品牌出海”的第五個理由是,可以結合亞馬遜這樣的全球商業的新基礎設施,快速與全球消費者連接,從消費者洞察中進行產品定義,然后研發制造,拓展全球市場,實現向全球貿易價值鏈高端的躍升。
安克創新2011年成立,創始人陽萌從美國谷歌總部辭職,到深圳創業。他說他在美國讀書、工作了八九年,所以創業時的想法就是把中國的產品賣到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彰顯新一代中國制造的美好。
Anker在2011年進駐亞馬遜美國站,一年后進入歐洲站,銷售額5年內實現了30倍增長,暢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陽萌回顧說,亞馬遜與其他網站比有一個顯著特點,它能給予高競爭力的產品較高的權重,結合其精細的排名算法,可以讓品質優良的產品就更多機會得到曝光。因此安克創新只需專注于產品創新與改良,為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讓一切變得簡單又純粹。同時,根據在線產生的大量真實消費者的評論和反饋,安克運營團隊將意見和建議按類型區分,分析、匯總、深入討論,可以生成對產品改造、升級的重要依據。這種反饋機制有效地幫助了安克深入挖掘客戶需求,分析客戶痛點,對產品不斷更新升級,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從而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