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品牌方市場推廣的主要手段,網紅營銷的好處大家都清楚??赡軙腥苏f,網紅營銷誰不懂,我要是有錢投網紅,早就投了。
在這里需要給大家普及一點,并不是所有的品牌投放都會選大網紅,如果你每次投放都只選大中型網紅,那可能是對網紅營銷有所誤解了。網紅大并不代表效果一定好,在如今網紅翻車的事早已屢見不鮮了,數百萬的推廣費用卻只換來幾個訂單,這就是盲目選擇大網紅所帶來的后果。
當前網紅大致可分為兩種:KOL和KOC。
KOL: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簡稱KOL)是營銷學上的概念,通常被定義為:擁有更多、更準確的產品信息,且為相關群體所接受或信任,并對該群體的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力的人。
KOC:英文全稱為“Key Opinion Consumer”,即關鍵意見消費者,一般指能影響自己的朋友、粉絲,產生消費行為的消費者。相比于KOL,KOC的粉絲更少,影響力更小,優勢是更垂直、更便宜。
KOL和KOC的區別:
1、粉絲量的差異
KOL粉絲量較多,往往數十萬、百萬甚至千萬,KOC粉絲量少,數百到數萬不等。
2、思維差異
KOL的思維站在行業角度,KOC的思維站在用戶角度。
3、ROI差異
KOC雖然粉絲量少,但是ROI高,KOL粉絲量高,但是ROI低。
網紅等級:
Elite:頭部網紅(百萬粉絲以上)
Macro:大網紅(10萬~百萬粉絲)
Mid-tier:腰部網紅(2.5萬~10萬粉絲)
Micro:小網紅(1萬~2.5萬粉絲)
Nano:納米級網紅(1千~1萬粉絲)
一個頭部KOL的一次營銷推廣花費往往需要幾十萬美金,但同樣的價格足夠與50+KOC 進行合作。因此在海外,腰部和尾部KOL與KOC更加受到品牌的喜好。
目前越來越老練精明的品牌在選擇網紅時,不再一味地選擇動輒帶來千萬流量、位于KOL金字塔塔尖的名人、明星,而是開始挖掘覆蓋受眾可能只有幾萬,甚至幾千人的KOC。KOC雖然粉絲少,但由于他們聚焦一個細分領域,與粉絲的距離更近,更接地氣,也更能帶動粉絲的參與和互動。
從用戶關系來看,KOC與普通用戶聯系得更加緊密(KOC可能本身就是普通用戶的一員),在發布內容時更能夠通過同理心來影響其他用戶。而KOL有時因為商業合作的原因,發布的信息并不受用戶信任。隨著Z世代的崛起,年輕用戶也越來越不盲從KOL的推薦信息。
那么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選擇KOL還是KOC?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品牌更愿意在營銷時選擇“KOL+KOC”組合營銷模式,讓KOL和KOC相互配合,制造出營銷爆點。在品牌營銷中,KOC實現口碑傳播,完成品牌種草,而KOL實現話題影響以及高效的消費轉化,這兩個角色在營銷鏈路中是缺一不可的。國貨品牌花西子的崛起,燕窩品牌王飽飽的出圈就是最好的案例。
當然,在選擇KOL和KOC進行營銷之前,品牌的硬實力才是第一位。能夠達成品效銷三效合一,其前提一定是品牌產品本身擁有足夠高的競爭力。品牌硬實力夠強,才能夠讓KOL和KOC的分享以及傳播更加真實化,才能夠更好地完成種草以及轉化,最終達成品效銷三者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