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亞馬遜賣家圈曾流傳著一股這樣的風氣,系統出現某個bug,圈子里必會引起一股黑科技的浪潮,一部分賣家通過黑科技加爆刷的模式去搶占頭部流量,還有一些中小賣家通過快速及不斷上評去壟斷小類目,搞得整個圈子烏煙瘴氣。
而這些行為,也導致了新賣家以及白帽運營賣家看不到任何希望,似乎整個行業都被"刷"一字所籠罩,營造了一種離開了刷,就活不下去的氛圍。
亞馬遜一心打造"只賣真貨萬物店"的夢想嚴重受阻,客戶和市場信任也遭受到嚴重的危機。
自此,亞馬遜開始拿起屠刀,慢慢伸向那些觸碰平臺底線的賣家。
尤其是2021,亞馬遜賣家遭遇到了亞馬遜史無前例的大清洗。
2021年4月份起,大賣首當其沖,旗下606個商品被下架,大量店鋪被封,大量資金被凍結,緊接著,眾多深圳頭部大賣也陸續被封店,封資金。
當然,大批的小賣家也沒能逃過被封號的命運,相關論壇以及社交媒體哀嚎聲一片。
這波封號潮,來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猛烈。
亞馬遜官方也給了封號的原因:商家存在明顯違規操作,包括"操作評論"、"刷單"、"違規帳號關聯"等。
從刷而起,以刷為終。不少資深從業者對其稱道:"亞馬遜賺快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01?運營打法經常踩的10個坑
亞馬遜是公認的跨境電商"高大上"的平臺,平臺之中也是利潤最高的,有人曾說過亞馬遜一個運營人員的產出甚至可以抵其他平臺三四個人,因此,也吸引了眾多國內賣家入局。
不過在早期,賣家對亞馬遜的運營打法沒什么講究。
尤其進入亞馬遜特別早的賣家,只要能上貨,基本就可以出單,并且不需要運營,也不需要刷單,應了那句躺著也能把錢掙了的自古名言。
隨著圈子越來越大, 產品競爭越來越激烈,賣家的運營能力也在跟著提升,黑科技也慢慢在賣家圈中萌芽生根,滿屏的刷單,刷review,"刷"字當頭的運營慢慢席卷亞馬遜賣家圈。
曾幾何時,刷單測評是運營的主力軍,那時候按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沒有刷不上去的品,只有不想刷單的賣家。
我們曾統計過以往賣家與現在我們白帽體系下的賣家的運營手法比重對比,過去賣家,刷單測評的比重占到整個運營比重的70%,廣告只有為數不多的25%。
跟現在白帽體系下的賣家完全天壤之別,不僅去除了不合規的刷單測評這一板塊,還新增50%關鍵詞和10%的文案板塊,廣告板塊的比重也提升至35%。
圖片來源:跨境電商優匠學堂
不僅打破了長期以往單純靠"刷"的惡性運營方式,也讓運營人員不再跟機器人一樣,做著被動式的運營。
從運營打法角度上企業經常會遇到的10個坑
1、強行黑科技打法,挑戰亞馬遜規則底線,賬號風險極大,銷量越多心理越恐慌;
2、粗放型運營,"刷"字當頭,黑科技墊后,不計風險后果;
3、操縱評論,FB測評群,前1-4年猖狂的機刷、發空包刷,各式各樣的刷;
4、濫用僵尸鏈接評論,想要上多少上多少;
5、濫用感謝卡返現催評論;
6、違規合并變體運營;
7、人為操作關鍵詞排名;
8、翻新;
9、無限量參加秒殺;
10、瘋狂創貨件。
02?沉迷刷單、黑科技的亞馬遜人最后都怎么樣了?
"刷單會進入惡性循環,就像吸毒一樣讓人無法自拔,直到店鋪死亡。"
有賣家這樣稱道。
月銷868萬的賣家因刷單被無情封號;
因刷單,兩個月營業額200萬的賬戶直接被關,大批量積壓無法變現,導致負債關門;
前不久美國400萬大賬戶掛掉,刷單IP全部關聯,全軍覆沒。
也曾聽說過有利用高利貸做亞馬遜旺季促銷的,結果因為刷單,一個50多人的團隊最后都去擺地攤還賬的傳說事例。
還有在公司內部直接搭建刷單團隊的,直接從外包轉為自研。
抱其僥幸心理,刷單日益猖狂,店鋪多次受到亞馬遜操作評論的績效通知仍死性不改。
最后,破產、倒閉、關門接踵而來,債臺高筑,黯然退場。
包括很多刷單的服務商也難逃倒閉的命運。
有個做過刷單的服務商曾分享過他的例子:
服務商大都是工作室,賣家客戶一般也是靠朋友推薦,賣家群里也頻繁有刷單服務群的信息,但具體有多大的量業內無人統計過。
每天單量都有不小的波動,服務商之間也在內卷,若今天單量少了,就大概知道少去的一部分被競爭對手吃了。
還有的服務商整天想著吃掉別人的錢,放單出去之后,錢就卷跑了,各種方式都有。
不過,封號之后,很多刷單的服務商也都倒閉了,能存活下來的單量也直接被砍半。
包括刷單公司出來的運營人員也苦不堪言,面臨的就業形勢也比較嚴峻和尷尬。
一是現在的亞馬遜企業更多的是以白帽打法為主,所以招聘會更青睞于有責任心和有邏輯的無經驗人才。
二是即使有2-3年的運營經驗,在白帽公司,不懂得白帽邏輯,被稱作客服式的運營,所以意味著要重頭開始做起,薪資待遇遠不及從前。
在公司一年多,至今沒有什么成長,連推產品的思路都不會,到底該不該換家公司?
現在公司不讓刷單了,突然不知道該怎么運營了,都不知道怎么推新品了。
不少亞馬遜運營人員也都發出過這樣的困惑。
03?產品為王+精細化運營
隨著平臺的政策越來越完善,修復bug的能力越來越強,監管的力度也越來越大,刷單測評和黑科技的空間早已被擠壓得所剩無幾,不更換運營方式,遲早血本無歸。
亞馬遜運營的主旋律終究還是會回到精細化運營白帽打法這條正道上。而2022的亞馬遜后時代,也會是白帽運營的黃金時代。
在早期,因為亞馬遜對中國賣家沒有規劃化或沒想到會有那么多刷單、黑科技的操作,精細化運營白帽打法也不是很受貿易型賣家的歡迎?,F如今,已得到越來越多亞馬遜企業的青睞,大家也看透那些違規操作在亞馬遜上終究是行不通的,產品為王+精細化運營才是后時代的設計方案。
對于一個規范且越來越成熟的平臺來說,精細化運營有幾個核心點:對平臺規則的熟悉及合規使用;提高人均產能、節約人力成本;搭建團隊運營體系,減少管理成本;數據化管理等。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知己是要對自己的產品有足夠的熟悉度,比如了解產品的需求量、市場容量、質量、垂直發展及差異化的可能性。
而知彼,自然就是了解平臺方的規則,實時關注平臺的動態,并遵守平臺方的規則。同時理解亞馬遜和底層運營邏輯,利用SEO技術布局關鍵詞、布局文案,推動Listing海量關鍵詞的收錄及自然排名,長期獲取免費自然流量,從而降低運營成本。
圖片來源:跨境電商優匠學堂
目前的亞馬遜不再是依賴于某個人或者某個團隊,一人干多店鋪多鏈接的時代早已不復存在,現在更多是依賴于公司的體系化運轉,讓運營體系回歸到公司平臺上來,實現能力平臺化,避免運營越做越被動的情況。
圖片來源:跨境電商優匠學堂
同時按Listing某一階段每一天精細化細節運營打法、關鍵詞收錄排名等流量池的運營數據跟蹤與監控、廣告數據工具分析與智能引導調整。
按流程化細節運營操作,培養和復制團隊打的能力,形成工作流程化。
04?寫在最后
2021年的跨境電商圈,可謂是風雨不斷。史無前例的封號,弄得賣家們人心惶惶,有不少賣家發出想轉行想退出的聲音。
但也有人表示,經過此輪清洗,行業會走向更良性的發展環境,今年或許會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分水嶺,白帽與黑帽的分割線。
雖然確實是有部分賣家離場的情況存在,但是入場的人也越來越多。
企查查數據顯示,跨境電商企業三年來注冊量呈逐年增長趨勢,2021年前三季度共注冊跨境電商相關企業7943家,兩年平均增長率高達90.6%。
亞馬遜也稱,過去一年有超過20萬新賣家加入美國站,較去年同比增長45%。
包括國內的進出口數據也在一路攀升,整個行業也正在呈向上的趨勢,跨境賽道也正在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隨著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產品的同質化愈發嚴重,企業之間都在加強"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競爭意識,試圖在眾多賣家中脫穎而出,找到一條可持續化的發展路線。
所以,2022一切的前提,還是要冷靜回歸到深耕細作的精細化運營模式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