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產品統統漲價結果廠家卻在虧錢,芯片危機到底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經濟生活?
在消費品市場中,汽車和家電品類的終端售價是及其穩定的,作為工業時代的集大成者,這兩類產品的人工依賴度最少,生產線機械化程度最高,規模越大,產線越成熟的單品成本就會越低,規模效應非常突出。
汽車生產基本已經是全自動流水線了
芯片危機!為什么家電和汽車價格會逆勢上漲?
所以我們常見的情況是增配減價,尤其是汽車,新車指導價只能算是一個參考值,上市時間越久反而終端售價越低,升級配置越高反而優惠幅度越大,所謂“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就是說的這種現象,奈何從去年開始,30年的行業鐵律被推翻了,汽車和家電迎來了一波漲價狂潮,全民缺芯的時代來了。
需求暴漲,供給不足
從去年開始的汽車和電子設備的漲價潮主要是由疫情導致的連鎖反應。首先在需求端居家隔離政策席卷了全世界,基本所有人都不同程度的減少了外出時間,同時也讓居家電子娛樂設備的銷量有了大漲,另外居家辦公的人員也非常多,遠程通信設備的銷量也居高不下,所以電子設備的高需求是漲價潮的第一個誘因。
電子設備需求端暴漲
另外由于疫情的反復襲擊,芯片企業的復產率一直不高,也就從源頭上導致了本輪的漲價危機,需求大增,供給不足。并且由于從第二波疫情之后就是局部封控,這就讓芯片的供給不平衡更加嚴重,之前提到的汽車市場則更加嚴重,同款車型不同區域之間的最終售價可能相差幾萬之多,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也是復工效率不足導致的。
疫情重災區和芯片高產區高度重合
俄烏開戰,氖氣不足
另外年初的烏克蘭戰爭再一次把全球芯片的供應鏈體系打亂了,因為烏克蘭生產了全世界70%以上的氖氣、40% 的氪氣和30%的氙氣,而氖氣正是光刻機的一種重要耗材,烏克蘭本土開戰自然會影響氖氣的供應,目前國際氖氣價格已經上漲了300%了,并且雖著戰爭的持續依然看不到下降的可能。
烏克蘭掌握了全世界7成的氖氣供應
可能有人好奇如今經濟凋敝的烏克蘭為什么會掌握如此大規模的稀有氣體市場,其實這主要也是拜當年的蘇聯所賜,畢竟蘇聯重工業鼎盛,而這些氣體往往都是作為重工業的副產品出現,單獨制造不但經濟成本高,而且影響環境,最主要的是當年的芯片公司集中在歐洲,距離烏克蘭非常近,地緣關系讓氣體的運輸成本很低,久而久之烏克蘭在馬太效應之下就成為了全球稀有氣體的生產基地,如今烏克蘭戰火重燃勢必要影響當地的產能和運輸,芯片危機遠遠沒有結束的可能。
價漲量低,廠家欲哭無淚
本輪漲價潮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雖然芯片終端產品的售價一張再漲,但總體廠家并沒有賺錢,因為相應的產量也大大縮水了。量價齊升才是工廠最希望看到的存在,目前價漲量低的情況非但賺錢效應變差,反而極易引發口碑地震,畢竟高價政策非常不討喜,消費者對廠家目前怨氣很大。
國外電子產品供需倒掛嚴重,沒貨才是主流
根據國外知名電商選品網站FindNiche的數據,從去年開始以手機為代表的電子設備單品售價已經累計上漲了23%,在商品供不應求的同時銷量卻同比卻下降了17%,可見廠家手中也沒有足夠的存貨。
第二波疫情已經開始蔓延
奧密克戎變種BA2如今已經席卷了歐美,國內也蠢蠢欲動,吉林上海等地開始逐漸爆發,漲價缺貨的風險依然沒有解除,如果你是這些產品的剛需一族,那么我建議你趁早入手,畢竟可能第二波居家辦公的高峰期已經不遠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