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今年的Prime Day活動中共售出超3億件商品,成為了亞馬遜史上規模最大的Prime Day活動。
過去,在各大賣家曬出自己的Prime Day爆單戰績時,一直鮮少有DTC品牌在該活動中亮相。可以說,多年來,大多DTC品牌基本上沒有參加過Prime Day。像Allbirds、Away這樣的DTC頭部品牌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堅決抵制在亞馬遜上銷售。相反,他們更愿意將客戶引至自有網站或是線下商店,以保證他們的品牌忠誠度。
但是,隨著DTC老牌地位難以撼動,獲取客戶成本逐步抬高,越來越多的DTC初創公司開始轉向亞馬遜,尋求與亞馬遜兩面開花。DTC初創公司越來越愿意通過其他零售商進行促銷,因為廣泛的分銷更有利于新興品牌搶奪市占率。
獨立站與亞馬遜兩面開花
成立于2019年的炊具品牌Caraway,于今年3月開始在亞馬遜上銷售。前些日子也是Caraway首次參加Prime Day,以345美元的促銷價格出售炊具和烤盤套裝。實際上,Caraway在亞馬遜上的炊具和烤盤套裝價格比自己獨立站上的價格還要略高(獨立站的價格為395美元,而亞馬遜上的原價為445美元),這與原價相比,折扣力度高達20%。
飽受高成本之苦,DTC品牌也來亞馬遜Prime Day搶流量?
Caraway創始人Jordan Nathan表示,他們已經進入市場有幾年了,但入駐亞馬遜后他們見證了品牌前所未有的搜索量飆升。Prime活動期間所帶來的顯著流量激增為Caraway未來的增長潛力提供了極大的驅動力,想要在家居領域分一杯羹,全渠道鋪設是非常有必要的。
從歷史上看,許多亞馬遜電商品牌大多是消費品領域的初創公司,因為亞馬遜是美國消費者去補充家庭必需品的最大網站之一。例如,辣醬品牌Truff自2018年以來一直通過亞馬遜銷售。
今年,Truff在亞馬遜Prime Day上為其所有產品提供30%的折扣。去年,該公司提供了20%的折扣。與此同時,Truff的創始人Nick Guillen還在Facebook和上投放廣告,為此次大甩賣造勢。
還有美國APP下載量第一的泳裝品牌Cupshe,該集團70%的銷售額來自其DTC網站,但仍有高達30%的銷售額來自亞馬遜。在分銷渠道方面,該品牌在DTC模式與電商模式之間取得了戰略平衡,在亞馬遜上實現了131%的高增長銷售額。
對于成熟完善的亞馬遜退貨體系來說,DTC的退貨流程相對更為復雜,而亞馬遜在系統方面的優勢正好填補了Cupshe在DTC渠道上的空白。
品牌為何忌憚亞馬遜?
許多品牌將亞馬遜視為破局之策,但對于許多DTC初創公司來說,他們不敢輕易嘗試亞馬遜的原因對其口碑的擔憂。近年來,亞馬遜頻頻爆出虛假評論、以及惡劣的品牌仿冒事件。
上述所提到的網紅鞋牌Allbirds也曾因亞馬遜假貨泛濫而不屑在該平臺上銷售。2019年,亞馬遜自營品牌206 Collective在官網推出一款羊毛運動鞋,由于其外觀與硅Allbirds的經典羊毛鞋款式極為相似,被外界冠以山寨名號。且206 Collective的羊毛鞋售價僅為Allbirds的一半。
Allbirds創始人Joey Zwillinger在接受采訪時也忍不住控訴亞馬遜侵犯品牌的原創設計,通過價格腰斬來獲得市場優勢。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亞馬遜很少與品牌共享客戶數據,而DTC品牌慣以一手數據驅動發展。此外,亞馬遜作為一個模式較為固化的電商平臺,掌握著大部分主動權,無法有效而靈活地傳達每一個獨立品牌的價值理念,品牌也難以提高溢價空間和利潤收入。
盡管如此,亞馬遜多年來一直在想辦法吸引更多DTC品牌入駐,例如不用在也可以使用服務,并為品牌提供更多自定義功能的商品顯示頁面。這也是Caraway選擇亞馬遜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亞馬遜今年最大的銷售活動之一,Prime Day可以作為品牌的試金石,測試他們愿意在多大程度上鼓勵客戶通過電商平臺來購買他們的商品,以此評估自身在不同渠道上的可行性。
(來源:品牌出海觀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