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印度電商市場的各大玩家來講,Shopee 正成為他們不可忽視的對手。
根據 Sensor Tower 1 月份的數據,在本月結束之前,它的應用下載量已達到 2100 萬次,成為印度下載量排名第二的應用程序(僅次于 Meesho)。
另一項研究表明,就日活和月活來看,它已經超過了 Amazon、JioMart、Myntra 和 Ajio,僅次于 Meesho 和 Flipkart。
市場機會
過去幾年,得益于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普及率的提高、數字素養的提升以及政府的數字化推動,網購成為印度消費者逐漸習慣的購物方式。
Covid-19 疫情更是加速了消費者從線下消費到線上網購方式的轉變,研究人員表示,病毒新變種的出現將進一步推動這種形勢發展。
GlobalData 銀行和支付首席分析師 Ravi Sharma 表示:“在大多數市場,Covid-19 疫情都加快了消費者向數字支付的過渡,印度也出現了這一趨勢。”?
數據顯示,從 2021 年到 2025 年,印度的電子商務營收預計將以 18.2% 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 增長,達到 1203 億美元。
巨大的市場機會讓早早進入市場的 Amazon 和 Flipkart 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也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通過社交方式獲得一席之地的 Meesho 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例子,也是一個和 Shopee 非常相似的平臺。
競爭對手Meesho
Meesho 和 Shopee 的第一個相似之處就是平臺的社交屬性。
Meesho 由德里印度理工學院的 Vidit Aatrey 和 Sanjeev Barnwal 于 2015 年 12 月創立,最初是一個社交商務平臺。
有報道稱,Meesho 的單量和營收一直在增長,這還引起了 Flipkart 的強烈關注,以至于他們專門為 Meesho 設立了一個“作戰室”,安排大量人員,密切關注并分析 Meesho 的一舉一動。
數據顯示,成立六年多的 Meesho 現在平均每天有 200 萬個訂單,營收在 40 億-50 億美元之間;進入印度市場剛幾個月的 Shopee 現在日單量已破 10 萬。
兩平臺的第二個相似之處是客單價低。
有報道稱,Meesho 的平均客單價只有 400- 500 盧比,是?Flipkart 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主要的熱銷產品是時尚和家居日用,這和靠價格、補貼快速占領市場的 Shopee 趨同。
除了這兩點之外,都依靠第三方物流、輕資產運營也是他們的相似之處。
當然,雖說 Shopee 有多市場“后來者居上”的經驗,但是想要在印度市場站穩腳跟并不容易。
前路維艱
去年 8 月份,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CAIT)發表了一封致印度總理莫迪的書面信,信中,該協會要求調查 Shopee 在印度的情況。
而調查的原因就是他們違反了外國投資的相關規定,中國公司騰訊持有 Shopee 母公司 Sea?近 25% 的股權,另外 Sea?的掌舵人 Forrest Li 原本是中國人,幾年前才加入新加坡國籍。
同年 11 月,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向公共利益訴訟中心 ( PIL ) 發出通知,要求印度聯邦和商務部對涉嫌經營電子商務網站“Shopee”的中國公司“SPPIN India Private Limited”采取適當措施,因為它可能會對印度的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構成“嚴重和迫在眉睫”的危險。
本月初,Swadeshi Jagaran Manch Ashwani Mahajan 的全國聯合召集人兼第十五屆金融委員會主席 NK Singh 擔任董事的智囊團(CIEU)致函印度工商和消費者事務部部長 Piyush Goyal,要求調查 Shopee、Meesho 和 Swiggy 的 Instamart,聲稱他們的產品價格低于正常價格。
“有證據表明,像 Meesho、Shopee 等許多外資電子商務公司在各自的市場上沉迷于大幅折扣,并要求賣家降低產品價格。這不僅影響了正常價格,還反映了資金折扣,” CIEU 在信中說。
信中補充說:“我們要求任何不遵守行業規則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最嚴厲的懲罰,以儆效尤。”
除了這些之外,印度消費者事務部還在提議禁止電商平臺采用限時搶購(Flash sales)政策,也不允許電商平臺相關附屬實體成為賣家。
雖說前段時間騰訊已經減持 Sea 股票,并擬在下月 14 號 Sea 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通過一系列方式將投票權降至 10% 以下,以此減少 Sea 在全球擴張中面臨的“中國公司”因素,但是,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其實,一路走來,Shopee 在哪個市場不是通過一步步打怪升級,最終成為現在的樣子呢。
繼續向前
在新興市場,較開拓者而言,后來者更容易吸收前人經驗教訓、享有更完善的配套設施。
和大多數市場一樣,過去印度的主要支付方式是 COD,不過,這些年電商的發展推動了電子支付的完善,反過來又成了電商的助力。
受疫情影響,去年 6 月,Flipkart 推出了掃碼支付配合貨到付款的支付方式,幫助消費者從現金支付轉向數字支付。
物流方面,Ken Research 的一份報告顯示,到 2025 年,印度的電子商務物流行業預計將增長到 4928 億盧比,相較 2019 年,五年復合年增長率為 23.6%。
另外,在印度市場,Amazon 和?Flipkart 入局已久,搶占了高客單、更易對電商產生信任的消費者群體,而對于低客單和渴望通過社交解決信任的消費者群體,還存在很大機會。
CoutLoot 的 Jasmeet Thind 也說:“社交商務很可能主要由尋求信任和討價還價的消費者推動,這對印度人來說是非常有需要的。”
那么,你覺得在東南亞市場憑借本土化運營、移動優先、社交娛樂化等手段取勝的 Shopee,能否繼續在直播電商的加持下成為印度最受歡迎的電商平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