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中心旨在更好地向泰國民眾及企業提供RCEP和其他自貿協定、泰國與自貿協定伙伴國之間貿易和關稅等相關信息和幫助。
泰國商業部長朱林在當天揭幕儀式上致辭說,RCEP正式簽署將形成巨大市場。目前,各成員國正加緊核準進程,而協議正式生效后將給泰國帶來巨大發展契機。
據了解,RCEP談判于2012年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新西蘭6個對話伙伴國參加。
第三次RCEP領導人會議于2019年11月在泰國曼谷舉行并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除印度外的15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
2020年11月,15個RCEP成員國正式簽署該協定。目前,中國已完成RCEP的核準,泰國也成為東盟首個批準協定的成員國。
而關于RCEP的正式簽署,其意義之重大遠遠沒有那么簡單。
RCEP一旦正式實施,就意味著全世界最大的自貿區誕生了,雖然目前RCEP的成員國很多,有了廣度,但是深度還不夠,需要繼續發展。
從歐盟的發展歷程看,RCEP也可以逐步發展壯大為引領東亞合作與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模式和路徑。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RCEP已經在區域產業鏈的優化升級上展示出優勢。僅僅針對貨物貿易,RCEP就涉及降低關稅、消除非關稅壁壘等多方面內容。
協定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會大幅降低區域內貨物貿易成本和商品價格。
針對貨物貿易,RCEP各締約方使用的關稅承諾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統一減讓”,即對其他締約方的同一產品適用相同的降稅安排,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8個成員國采用此模式。
另一類是“國別減讓”,即對其他締約方的同一產品適用不同的降稅安排,中國、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和泰國7個成員國采用了這種模式。
泰國成為東盟首個批準協定的成員國后一馬當先成立RCEP中心,或許也意味著該協定正式生效的日子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