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電商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突破時空限制的獨特優勢,受到全球消費者的青睞。近日,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2023年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行業發展現狀與典型案例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規模為1.44萬億元,預計2024年有望達到2.95萬億元,相較2021年將實現翻倍增長。
?
整個跨境電商行業正在高速發展,“野蠻生長”時代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落下帷幕,合規運營成為出口企業能夠長久發展的唯一出路,這不僅僅是指運營亞馬遜等店鋪過程中要堅持白帽操作,不能從事刷單、售賣侵權產品等違規行為,還包括經常被賣家忽視的一點——財稅合規化。
?
近期被廣泛熱議的金稅四期,被業內人士解讀將給跨境出口賣家帶來重大影響!事實上,稅務合規問題一直都存在,此前就有不少跨境賣家因此面臨大量罰款。
?
金稅四期將給跨境賣家帶來哪些影響?
?
相信很多跨境賣家都已知曉,金稅四期其實屬于金稅三期的迭代升級,最大的特點就是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該系統搭建了各部委、人民銀行以及銀行等參與機構之間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實現企業相關人員手機號碼、企業納稅狀態、企業登記注冊信息核查三大功能。也就是大數據來治稅,同時將非稅業務納入分析監控的范圍之內,業務更加多元化。
?
金稅四期上線之后,對資金的監控將會更為嚴格,特別是個人賬戶交易。眾所周知,跨境電商收款主要包含兩種模式,以商業銀行為主的模式和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主的模式。其中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模式方面,很多跨境賣家的資金流入存在直接提現至國內個人銀行卡的問題。
?
所以有業內人士稱,金稅四期將給大批跨境出口賣家帶來重大影響。具體表現在這4個方面:所得稅風險、增值稅風險、零申報風險和收結匯風險。
?
一位服務商表示,金稅四期意味著純0申報的時代成為過去式,他還表示2023年重點查的就是有收入不報的企業,而且光是0報不做賬也不行,要是后續公司要增加股東、或轉讓注銷,沒有賬本就做不了。這種說法暫不清楚是否完全屬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企業經營款項通過私對私的方式進入個人賬戶,不僅公司涉嫌偷稅漏稅,一旦被稽查就需要補繳稅款,且個人卡所收的款項也將被視為個人所得,需要繳納個稅。
圖一
“以后冒名開戶、虛假開戶的方式大概率行不通了,用私人賬戶偷稅漏稅也行不通了”,一位跨境賣家表示,他很多店鋪都使用了個人收款,且同行也存在這種情況,有海外本土店鋪的,就在境外使用個人收款,目前身邊雖然沒有出現被追繳稅款的情況,但是整天膽戰心驚,擔心某天會出現問題。
?
稅務合規勢在必行,賣家應該怎么做?
?
稅務合規勢在必行,但是很多跨境公司一直找不到合規合法的解決方案,對此,汕尾跨國通洪經理表示,面對金稅四期等稅收政策,綜試區企業可以采取無票出口的方式,這種方法在全國口岸都可以通用;也可以跟傳統一般貿易拼貨。值得注意的是,無票采購的政策目前只有市場采購試點和綜試區試點。
?
據了解,針對無票不退稅,企業傳統的模式是違背"誰出口誰收匯"原則,不做出口報關長期零申報,私賬收匯,補繳所得稅風險高。
?
其實,個體工商戶可以轉型市場采購代理出口,自主收結匯,自主申報個人所得稅;或者有限責任公司/個體工商戶轉型跨境電商代理出口,自主收結匯,統一按核定征收方式申報所得稅。
?
針對有票退免稅,傳統模式是一般貿易自營出口,要求為一般納稅人,有進出口資質,票證齊全。
?
更好的做法其實是一般納稅人一般貿易自營出口轉型跨境電商自營出口,符合條者享受電商出口補貼;或者小規模納稅人一般貿易代理出口轉型跨境電商代理出口,符合條件者享受快捷退稅。
?
此外,一些財稅機構也會利用香港公司這樣的架構給企業做稅籌,從架構上說沒有問題,不過這種模式不適合小賣家操作,而且賣家資金依然是在境外,很多操作步驟有安全隱患。
?
某亞馬遜賣家補充告訴小編,現在很多跨境賣家都在香港做離岸賬戶,尤其是大賣,這只能做到分散入賬,一些操作如果并不是完全合規,后續也可能會面臨罰款等后果。
?
即使沒有金稅四期,賣家也要做好稅務合規化工作。一直以來,銀行對個人卡都有監控,如果是法人,股東,并且私轉私流水過大,也會停用,只是沒有金稅四期全面執行后的力度這么大。金稅四期出來后,相關科普工作力度加大,稅務方面越來越規范了,不少跨境賣家才知道,原來自己以前的一些操作都是不規范的。
?
“很多跨境賣家一直以來的誤區是,不知道自己應該出口報關,甚至認為經營國外店鋪就不需要在國內繳稅,其實就算做跨境電商,也是國內企業在出口,因此需要繳稅。洪經理表示,事實上,無票采購是不得已才買單出口或者做1039出口,不然不是自營出口( 自營出口指統外貿是0110一般貿易出口)就是代理出口。但是很多從事跨境電商的賣家沒有這方面的認知,不知道沒有進出口資質也應該做代理出口,聽到服務商說貨交他們,其他不用管,就以為這就是正確的做法了。
?
當然,也有一些跨境賣家知道自己的操作不規范,但是為了避稅故意做零申報、私賬避稅等違規行為,為此很多跨境公司都收到了相關部門的處罰。
?
江蘇某跨境公司就是一個例子。據了解,江蘇一跨境公司2022年1月至6月通過開具收據方式銷售電機,貨款通過現金收取,未入賬未申報銷售金額合計9920.17(不含稅)。2022年1月至6月通過跨境電商平臺eBay銷售電機,貨款通過第三方收款公司盈進行的美元收款,折合人民幣未入賬未申報銷售金額合計129784.62(不含稅)。以上合計未申報銷售金額達139704.79元(不含稅)。
因此,該跨境公司被稅務稽查,不光要補交稅額,還面臨不少罰款。
?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金稅四期的執行力度越來越大,將來還會有更多類似的新聞被曝出,這也給廣大跨境賣家敲響警鐘,在大步往前沖的同時一定要做好稅務合規化工作,規避風險,安全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