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一點,沒做電商和做電商超過五年的人不建議看,因為接下來的內容對于這兩類人來說,大多是正確的廢話。
其次,這篇文章不是割韭菜,因為我是個老韭菜。另外這個也只是標題黨而已,標題黨的目的就是騙點擊。
所以,接下來就講講深圳電商和杭州電商的差異吧。
中國電商應該以ebay、敦煌網再到阿里巴巴為第一批電商的起源,隨著十多年的發展,逐漸分成了派系。
杭州派:
以運營為亮點的派系
極其細分的運營玩法,如淘寶的聚劃算、淘搶購、淘寶客、達人、猜你喜歡等;又如拼多多里每一個板塊不同的玩法,抖音的櫥窗、內容、直播的玩法,二類電商的廣告,roi優化,私域、公域、活動種種。
在杭州,低級點的對話是UV價值,投產比。高階關鍵詞就是消費層級,私域流量轉化率,如何聯合跨界,粉絲粘性、價值。。。。一個電商公司硬是玩成了4A廣告公司。
深圳派:
以產品為核心
地域、產業帶和歷史的原因使深圳更注重的是供應鏈的優化、產品的開發。多數公司把更多的競爭力投入在產品上,運營上也是相對比較粗糙——砸廣告就完事了。
深圳是創業者的天堂、冒險家的樂園,所以大家更喜歡去嘗試新事物,所有人的心思都圍繞著“錢“。這樣的氛圍造就了這種特殊的電商文化。
所以深圳日常交流的是供應鏈、產品、如何吃下市場。
福建派:
以技術為中心
福建這個地域,就像泉州的運動鞋服一樣,技術性極強。像龍巖就出了張一鳴、王興這樣的牛逼人士——這個地域天生就容易出技術性的人。所以在福建總能出一系列的黑科技,如淘寶的猜你喜歡、抖音的卡直播廣場、私域流量上的黑科技等等。
當然還有其他的派系,只是這三種相對來說大家印象比較深,畢竟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風味。而不同的派系又分不同的平臺和玩法。
比如跨境電商,深圳主要是以跨境出口為主。
圈內就有一句話:世界跨境看中國,中國跨境看深圳,深圳跨境看坂田。
而大家朗朗上口的華南四少,坂田五虎這些業內標桿的幾家公司,據說近年在逐漸組成東南亞十三鷹。
有專注店群的,有專注于某些品類的公司;有專注于打造品牌的,也有專注自建平臺自己品牌的獨立站玩家,一派欣欣向榮。
這些基于亞馬遜和海外市場的賣家,帶動了眾多供應鏈、物流、服務商的發展。據說深圳2020年就有三萬家物流清關公司,近兩年,資本的目光大多盯著深圳的跨境相關公司,幾乎每個月都會聽到某某Erp融資多少,某物流公司被收購。
連YY都開始做獨立站平臺,網易也進軍了跨境支付,物流界的攜程、運去哪都已經D輪,貨拉拉也進軍了東南亞大件物流市場市場。。。
平臺基因和倉儲物流的因素使跨境出口的深圳公司大多沒幾個人就能干出幾千萬上億一年的營收。有老板、采購、管物流清關倉儲的、運營即可,基本不用客服。據說現在亞馬遜現在人均年產值在200萬才算合格。
今年就我所看到的一些服務商、軟件產品培訓等頭部機構,基本一個月最少一次峰會,少的50/100人,多的達千人。基本上身邊的朋友不用問在那里,近期有什么工作安排,朋友圈海報里就能看到。
再看杭州
杭州由于阿里巴巴的緣故,被稱為中國的電商之都。從派代時代、到老A、再到鬼腳七、賈真、吳蚊米,再到阿里的去中心化之后產生的眾多Mcn機構、直播基地。
杭州的電商,因為一個運營方法技巧專注而做好的有很多,我身邊很多朋友包括我,因為某一個產品,在某些階段,能嘗到曾經想都沒想到過的爆發。
這也造就了我曾經規劃業務的時候,習慣用電商流量、轉化、銷售的模式去規劃團隊,我身邊很多朋友不理解我為什么這么激進。說實話,我把人生當成做阿里系店鋪。每個店都有對應的垂直類目,或是商超型。每個店鋪是有區分層級的,人生也是在這樣,只有越往高處爬,才會有更多的收獲。同時店鋪的產品結構是分流量款、搭配款、利潤款的。
做生意做項目也是這樣:什么生意可以帶來流水信息價值,什么生意是因為這個生意做好以后相關的業務,同時什么業務可以做利潤。包括數據化的管理,我日常也比較喜歡用數據去透視我們的業務,從流量中區分自然流量、付費流量的結構,那么我們自身業務的客戶來源的結構什么階段做什么,怎么做。也因為我習慣性做2c的和私域流量,所以我在我們現在的業務布局上,也用了原有的杭派運營思維去做我們現在的業務。當然人是進步的,團隊也在不斷地進步。我在原有的流量規劃落實后,也學習到了深圳的優化產品、供應鏈,這些也給我在當下業務和未來業務做下了不錯的基礎。
噢,又說偏了,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去表達和傳遞信息。
回歸到標題里的內容,杭州電商為什么會領先深圳電商五年?
我講這個的理論是因為電商可以從平臺產品電商到內容電商再到直播電商為幾個階段看發展。
平臺電商的發展,會從店群到精品,再到品牌。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會有一大堆人還在玩wish、速賣通店群。包括近兩年比較火的東南亞電商,整體才從20年發展到垂直精品電商玩法,以及美客多、煤爐、雅虎。
這種平臺電商滿足了消費者的基本消費需求。淘寶、拼多多、聚美、唯品會,以及各種團購折扣、淘客的發展,都離不開這基本核心需求。
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消費者對于產品之間的對比上有了需求,這個時候會發展為內容電商。基于kol的推薦、基于內容的種草拔草。
網紅、小紅書、今日頭條、抖音、微博這些平臺的崛起也是離不開這一核心。
當商品和信息,品牌琳瑯滿目的時候,大家又返璞歸真了——借助互聯網技術和移動互聯的發展,直播電商又新起了。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網紅推薦看熱鬧在某種激素分泌下下單的思維,實際本質是消費的場景化,人貨場的配合下達成的新消費環境和新電商。
所以薇婭的54321,李佳琦的買他買它,是人、直播和內容和商品匹配消費者需求的新消費場景。
配幾張來源于杭州電商一些峰會的圖。
這張圖里的內容,我覺得就像我的標題一樣,杭州是直播內容新電商的光明頂
這個是抖音的華中區高級經理的演講內容
這是淘寶全球購老大圖先 3.30講到的淘寶直播為全球購這一個板塊做的事
我的一些總結
我曾經犯了一個非常大的錯,就是太過于關心平臺做什么,這是多數創業者的焦慮,也是多數創業者的通病。
趨勢,方向,說實話,這是屬于馬云,俞敏洪,王興這些人去關注的事,不是說不看不聽不了解,最近看的俞老師的書《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里最后說到的,他在上市后更關注中國教育的環境、國家的一些狀況和世界教育的升級,這是這種企業家對社會的回饋。
我們更應該做的事應該是了解自己,看清我們所處的賽道中哪些有機會,哪些能創造長期價值且自己可持續發展的。
正如馬斯克和張一鳴都認可的:那些想走捷徑的人,最終都走了彎路。
我過去走了很多彎路,還到不了用自己的錯誤去警醒他人的階段,說出這些,更多的還是告誡自己。
關于深圳與杭州的電商差別,這也只是我自己一些閑時的記錄總結。諺語有說:未曾深夜痛哭者,不足以語人生。我是沒有什么資格去評論城市文化差異的,只是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