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媒11月2日消息,中國最大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將在羅勇府建造一家電動汽車(EV)汽車工廠。長城汽車公司在同一城鎮的生產線已生產了1萬多輛汽車。與此同時,合眾新能源汽車在曼谷Central Rama 2購物中心的陳列室展出了Neta。
據泰媒援引彭博社消息,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向泰國出口創紀錄數量的新能源汽車(NEV),自1月以來約為6萬輛。泰國現在是中國電動汽車的第三個出口目的地,僅次于比利時和英國。
曼谷成為該地區第一個為電動汽車提供現金補貼的政府——高達150,000泰銖(5,600美元)。來自中國的電池動力汽車也免征大部分關稅。泰國希望到2030年其汽車產量的30%是電動汽車。
像豐田這樣的日本老牌企業占據了泰國汽車市場約三分之一的份額,只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其首款電池電動汽車。
綠色政策促進了清潔汽車的生產,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殘酷的國內格局刺激了汽車設計、高科技產品和其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的快速創新。這些價格實惠、廣受歡迎的電動汽車車型現在正在進入曾經由日本和西方汽車制造商主導的市場。
但中國汽車制造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泰國排名前五的日系整車廠的市場份額合計接近80%。
與此同時,更多的競爭可能會改變這一點。比亞迪的Atto 3電動SUV本周開始銷售,特斯拉一直在曼谷大肆招聘,擴大其業務。未來誰能勝出,難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