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多地疫情出現反復,居家辦公對于很多外貿人來講也成為了常態化的考驗,疫情期間,許多工廠停產或是產能不足,原有的海外采購商不得不重新找供應商,而在社交隔離的措施下,他們僅能通過線上進行采購”一位十幾年的外貿人如是說。線上采購在疫情下對于國內廣大供應商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我國外貿企業深受打擊,尤其是沿海地區、一帶一路省份和邊境省份的外貿企業。縱觀國際,從歐美到東南亞,從輕工業產品到大宗物品,疫情對于進出口行業的影響顯而易見。具體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企業在疫情下集中暴露的問題:
1、物流成本增加
由于疫情的影響;大部分國家都借鑒中國的封國抗疫的方法,很多港口碼頭以及航空公司都停止進出口貨物,導致物流成本急劇增加,有些產品甚至產品本身的價格還不及物流的價格,特別對于剛做外貿的公司或者中小微企業資金有限,將面臨巨大的壓力。如何在疫情下存活并壯大呢!唯一的辦法就是主動開發新客戶,篩選出穩定的合作商。
2、供應鏈停滯
疫情導致很多國家的工廠與企業關門,這意味著外國的供給遠遠不能滿足本國的需求。如果我們能夠為他們提供所需的生活物資與防疫器材,我相信對于我們外貿人才說將是巨大機遇。那么作為外貿人將如何抓住這次機遇呢!最好的辦法只有去主動開發客戶。
3、展會不能參加
疫情之前外貿企業可以去國外參加展會,企業可以接觸到比較多的行業采購商,企業可以及時的了解采購商的需求,及時對企業的營銷方法與產品制造進行調整。其次,企業與采購者面對面溝通,成交率高。最后是來參加展會的大部分是有決策權的采購者,可以大大的縮短交易的周期。而現在國外疫情嚴重參加展會渠道不得不關閉。外貿人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去尋找客戶。
4、外貿企業資金鏈壓力和現金流負擔大
由于疫情影響,原本是要出口國外的外貿產品將面臨庫存擠滿廠房、大量資金流短缺、水電房租、工人工資等問題,因此去庫存、找到采購商將決定者中小微外貿企業是否能夠存活下來。
企業可以嘗試的應對策略
1.供應鏈高效管理
外貿企業大致分為兩類:貿易型企業和生產型企業。貿易型企業本身沒有工廠復工的困擾,但需要關注上下游供應商的延期復工問題、訂單交付和回款延期問題、資金鏈緊張導致的運營問題。沒訂單很煩,有了訂單,拿不到貨也很煩,復工之后,供應商會有大量的訂單要安排,你的能排在什么時候?客戶的需求肯定是有的,不過被壓制了而已,復工之后,需求進來,訂單進來,拿不到貨,客戶會怎么做?——換掉你!
因此,建議各公司負責采購的人員要立刻加強跟供應商的聯系,關注其動態,例如復工時間,上游原材料狀況,手頭訂單狀況,資金鏈狀況,是否做過復工后真正上崗的工人統計等等。
和現有的供應商也要加強私人聯系,為供應商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也可以立刻著手尋找新的供應商并且聯系,準備備選方案,避免選擇性過低!
2.線上辦公,開發客戶
在疫情有可能再度爆發這種背景之下,線上開發客戶成了外貿業務員的日常工作。為了在加強工作安排同時又節省效率,我就給大家推薦使用圖靈搜來開發海外客戶,基于谷歌地圖大數據搜索出潛在客戶,還可以郵件群發,挖掘公司有決策權的人,又或是進行領英和whatsapp營銷,節省了不少外貿人的手動開發客戶丶發送郵件和添加好友的精力。
總的來說,我們要將整體復盤作為核心事務來處理。疫情也許不會在短時間內過去,外貿人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積極開發客戶做好積累,為后期跟進達成訂單做好準備。
3.大力發展社交網絡平臺
利用這一空擋,在社交網絡平臺上增加廣告宣傳幅度,能夠點錢做個廣告宣傳。不愿掏錢的那就加倍努力完全免費宣傳策劃自身的商品。每天更新一下動態性,全力宣傳策劃商品和公司優勢。此刻的動態性,被消息推送和被見到的概率都高些一些。
4、物流貨運成本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