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快要結束,然而冬天卻尚未過半,身處南方的小編全靠羽絨服和熱水袋熬過一波又一波寒潮。
每年下半年,無論在海內外市場,冬裝和各類御寒用品都是當之無愧的熱門品類,尤其是對于正在經歷“史上最冷冬天”的歐洲。
聯合國氣象機構稱,今年全球都將面臨十分罕見的“三重拉尼娜”現象,簡而言之,就是冬冷夏熱的情況會更加極端。
因此這個冬天北半球大多數地區或將經歷十分難熬的寒冬,對于身處能源危機、面臨高昂天然氣費用的歐洲人民來說更是如此。
今年下半年各類御寒用品在歐洲市場格外受歡迎,8月份,歐洲五國亞馬遜電熱毯銷量激增,達到8.7萬件,總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環比增長233.2%。(數據來自魔鏡市場情報)
而在TikTok上,#tiktokgetyouwarm 、#winterfashion等話題熱度也極高,羽絨服這類御寒硬貨也成為歐美消費者的最愛。
今天小編就將帶大家了解在這個充滿商機的寒冬,有哪些出海品牌脫穎而出,而它們的出圈靠的可不只是強大的供應鏈!
出海電熱毯溫暖TikTok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增加,冬天也越來越冷,電熱毯已經成為海外用戶的冬季愛用物。
近年來全球電熱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Custom Market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電熱毯市場規模達到8.3億美金,并將以8.4%的年復合增長率逐年擴大,在2030年超過16億美金。
對于今年面臨能源危機的歐洲消費者來說,電熱毯更是“續命好物”。小編在開頭提到的歐洲亞馬遜電熱毯銷量激增,其中很大一部分產品就來自于中國。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中國對歐洲國家出口電熱毯395.9萬條,而出口美國的電熱毯數量更是高達855.8萬條,而中國商家也并不僅僅以出口供貨商的身份出現在海外市場。
無錫尚佰環球旗下的家紡電商品牌Bedsure就是歐美電熱毯市場的佼佼者,位列歐洲電熱毯市場第八名;根據2021年亞馬遜公布的第一季度暢銷類目排行榜,Home & Kitchen是第二暢銷的品類,Bedsure則是該類目下排名第一的品牌。
Bedsure充分發揮了中國廠商的供應鏈優勢,深入產品研發,在大多數品牌更側重產品外觀設計的海外家紡市場走起了強調功能性的實力派路線。
Bedsure觀察到消費者對于家紡產品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皮膚敏感和有風濕病的人群對家紡產品往往更加挑剔。
針對這些難點,品牌圍繞用戶的舒適度研發出多款產品,其中就有我們今天討論的電熱毯,Bedsure甚至推出了可以穿在身上的披肩式電熱毯,這也成為了品牌與其他同類產品差異化的賣點。
然而做好產品研發只是第一步,Bedsure能登頂亞馬遜家具類目,社媒營銷是它成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環。
Bedsure的TikTok官方賬號擁有7.3萬粉絲,日常發布的內容包括產品的使用介紹、解說和消費者的居家使用場景,還有針對睡眠的建議。
品牌官方發布的內容非常具有針對性且實用,能夠拉近與用戶的距離,且視頻封面高度統一,呈現出十分簡潔舒適的視覺效果。
在紅人營銷方面,Bedsure也是卯足了勁,在TikTok上邀請眾多紅人推廣產品。#Bedsure相關話題下積攢了不少紅人推廣內容,播放量更是超過1500萬。該話題下的內容也十分多樣,有床品測評,還有睡衣變裝秀和電熱毯試用,紅人推廣的內容也更側重于產品的舒適感和實用性。
Bedsure選用的紅人來自各個領域,并不拘泥于家居生活類博主,還有時尚、喜劇和健身類博主。畢竟人人對于家紡類產品都有需求,這樣的推廣策略能夠使品牌觸及到更多的潛在消費者。
在紅人量級方面,從百萬博主到KOC,品牌都不放過。Bedsure與擁有830萬粉絲的滑板少女Avery Cyrus合作進行產品推廣,向路人和流浪漢送出免費毛毯和睡衣作為愛心禮物。
這一營銷動作獲得了粉絲們的一致好評,也為Bedsure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與此同時Bedsure也與眾多KOC合作進行產品測評,或是拍攝將Bedsure作為禮物送給親友的溫情視頻。
這樣的內容對于用戶來說更加具有信服力,也能夠將品牌形象與“溫暖”、“溫情”這一類關鍵詞聯系起來,不得不說是非常具有巧思的品牌策略。
Bedsure的出圈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品牌的產品實力和紅人營銷的更多可能,出海品牌在不斷打磨產品的同時,也要借助具有策略性的紅人營銷提高品牌曝光度、建立品牌形象,以追求更長遠的發展。
國產羽絨服稱霸北美
羽絨服是寒冬里的御寒神器,談起在海外略有名氣的羽絨服,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或許是Moncler、Canada Goose和Aritzia,但跨境電商行業的從業者或許有所耳聞,來自中國嘉興的羽絨服品牌Orolay已經在海外火了4年!
Orolay的羽絨服款式或許在國內消費者看來不過是幾年前流行過的款式,有些平平無奇。但就是這款羽絨服讓Orolay連續幾年霸占亞馬遜冬季羽絨服暢銷榜,2021年月均銷售額就達到了400萬美元。
Orolay的成功秘訣,便是過硬的質量和超高的性價比。對于北美的硬核消費者來說,羽絨服就要夠厚夠保暖。Orolay在產品質量上嚴加把關,對于用戶來說“厚實”、“溫暖”就是Orolay的代名詞。
與此同時Orolay的均價在140美金左右,而Aritzia、Canada Goose等歐美主流品牌的羽絨服價格則在幾百到一千美金不等。搭配過硬的質量,Orolay在價格上的競爭力連Uniqlo都要甘拜下風。
對比起其他花重金做紅人營銷的出海品牌,Orolay的出圈路徑十分特殊。
2018年Orolay最開始在紐約上東區的一批名媛和潮人中流行,有錢人的心思實在太難猜測,或許是因為名牌穿膩了,所以想穿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眾品牌”。
總之由于Orolay的設計和質量深得富婆們的歡心,這款羽絨服很快便稱霸紐約街頭,被紐約時報和Buzzfeed、Glamour、Business of Fashion等時尚博客報導。
主流媒體的影響力不容小覷,“Orolay稱霸上東區”這樣的說法很快傳遍全美,以紐約為時尚風向標的消費者們也紛紛開始購入這款羽絨服,Orolay甚至被稱作Amazon Coat,成為當之無愧的潮流單品。
被頭部媒體和時尚博客報導后,Orolay便常年穩居亞馬遜銷量寶座,每到冬季,Orolay就會被時尚編輯們再一次拎出來進行報道,影響力和知名度一直維持到了今天。
Orolay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出海品牌出圈的另一種可能——軟文營銷。盡管最開始是因為產品的硬實力讓記者和時尚編輯關注到Orolay,但不可否認主流媒體和知名博客網站的報導對品牌火遍全美有著不可忽略的助推作用。
出海品牌在考慮網紅營銷的同時,不妨也嘗試與在某一領域擁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媒體平臺進行合作。